年月 下半月刊
论 朱熹 “诚 信观” 的 当代启示
王 丽洁
哈尔滨工程大 学 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朱熹 的 “诚”指人 从 肉体 的欲 望 中超拔 出来 ,获得 了合于 天道 的超越境界 ;他 的 “信” 主要 指人 际交往关 系中的的表 里如
一
, 言行相顾 。这与 美国法理 学家富勒提 出的 “愿 望的道德 ”与 “义务 的道德 ” 两种 不同的道德 诉求不谋 而合 。对 照两种道德诉
求,有助于我们探究朱熹的 “诚” “信”之别,从 中挖掘出适合当代社会诚信道德建设的双路径之途。
关键词】诚 信 朱熹 义务的道德 愿望的道德 启示
【中图分 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 编号】—一——
朱熹论 “诚信” 每一个人 提出 的道德义 务 。对照 富勒 的解释 ,可以说 ,朱 熹的
在 古 老 的 儒 家 思 想 中 ,对 “诚 ” 的 谈 论 与 研 究 晚 于 “信”给人们提出的是一种 “义务的道德”。
“信”,最早言及 “诚”的典籍为 《中庸 》和 《孟子》。 《中 由 “信 ”而 “诚 ”的诚 信建设路 径 ,要求通 过完善公共法
庸 》称 : “诚 者 ,天之 道也 ,诚 之者 ,人之 道也 。天地之道 , 规 进行诚信 培育 ,确保人们 达到朱熹 所谓 的 “凡事 都著信 ”之
可一言而尽之 ,其为物 不贰 ,则其 生物不测 。” 即 “诚”作为 境 。作为一种 “义务 的道德 ” , “信 ”是 社会成员 的基本义务
道 德品质首先 是被赋予 “天 ”的 , “诚 ”是 “天之道 ”。人未 和最低要求 ,需要人人遵守 。但如何确保 社会成员 履行 “信 ”
能有 “诚 ”,故须求如天一般 的 “诚 ”,合 于天道。朱熹对
论朱熹“诚信观”的当代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