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对寿光旧城改造的调查
姓名:单晓明
学号:
班级:经济07Q5
2009/8/26
“旧城改造”使城市焕然一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旧城区的民生环境、招商环境和城市形象。但是,这一运动式的城市规划也让城市的历史积淀消失殆尽,本地特色难以显现。
引言
这个暑假里我因为种种原因,没像以往的假期去打工,转而尝试将前一学期所学用到实际的发现、解决问题中去。在暑假的第二天,我到城市的各处走走,看看地图的什么地方需要修改。所见到的与上一年的印象有了很大出入,其中旧城区和城中村改变较大,工地比之前几年多了一些。在七月中旬,曾经沸沸扬扬的“南京老城区改造”尘埃落定,其结果让我大为失望,由此想拿我最熟悉的城市来分析旧城改造的问题。
报告中有些个人偏见,请见谅。
寿光当前的城市建设分析
寿光自汉代时就设立了行政单位。但圉于时代背景的变幻无常,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县城建成区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仅有30多万平方米,城区道路不到15公里,自来水、供暖、供气、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几乎为零,整个县城只有1座3层高的楼,城乡交通状况很差,农村道路坑洼连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当时的真实写照。[1]
依托寿光人在农业种植技术上的创新, “农业兴市”战略为寿光的县域经济打下了未定而深厚的基础。经过二三十年的奋斗,寿光市富民强,十多年来的城市改造将这一可喜的发展形势形象具体化为城市形象的日新月异。这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以“旧城改造、新区建设、重点园区、道路改造”为切入点,把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七大片区规划体系,打破村庄界限,撤村并点建居,综合改造开发。工业立市,与农业兴市相对应,在城区的西侧、北面、东边大量征地建设了晨鸣、圣城、东城三个工业区。
第二,以创城为目标,规划各种功能区,高层楼宇建设,道路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公园绿地,打造花园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其中的重点自然放在了过去“脏乱差”的旧城区,
第三,“东扩西改”。东部城区基本是零基础规划,由过去的张剑桥镇现升级为“开发区”,后重新规划为“东城”,并不断完善为行政中心。西部城区过去是城市的中心,人口多,设施完善,用地紧张逐步改造为住宅区、商业区。东西两部分差异明显,城市中部因为过去无远见的规划而被铁路占据。由此形成“两头高出,中间凹陷”的城建形式。
第四,中心商业片区初具规模,中部中心商业片区是该市实施旧城改造、加快商业开发的重点区域,是该市商业聚集之地。 在“十一五”即2020年期间,寿光努力构筑的区域经济“六大板块”里,中心城区板块的目标是,突出现代商贸特色,依托旧城改造,加速项目集聚,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第五,交通设施改善,城市的道路向农村延伸,农村道路实现了硬化,环路从只环绕旧城,到环绕城区的一环,再到后来的二环,今年又建了“大西环”。
尽管新城片区搬进了行政中心,但是旧城区在改造后仍然是城市的中心,这从旧城改造项目在总体建设中占了很大比重可见一斑。不过存在开发过度的情况,城市边缘一些道路虽然改造的很美观,却没多多少车辆通行,显得有些萧疏。
近些年旧城改造作用的分析
旧城聚集了所在地区的历史精粹,集中了外地人对城市的基本印象。旧城区又是城市人口密度最大
寿光城市改造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