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万双鞋垫里的坚守与幸福.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1 年、 3 万双、 40 米、 67 把、 5 吨,透过这一连串枯燥的数字, 品读一位“鞋垫妈妈”的一片拥军深情。----- 作者题记拥军模范周美英------ 3 万双鞋垫里的信念与坚守王东升“花白的头发,长满老茧的双手,拿着剪刀正在忙活,动作有些迟缓。客厅的一角,堆满了已做好的 1200 多双鞋垫和备用材料。”4月6 日,记者慕名来到昌吉市拥军模范周美英的家,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感人一幕。“抗战时期, 母亲是拥军模范, 为部队做了很多鞋子和鞋垫。”母亲的行为,在周美英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年轻时,她帮助江苏启东县大洋乡游击队做交通工作, 空闲里为官兵做鞋垫。 196 年, 周美英从江苏农村支边来到了新疆昌吉市。 1991 年在一次劳动施工地,因遇塌方被砸伤,落下了三级终身残疾。受伤后,市政府每月给她发 300 元伤残补助金。“不能白拿公家的钱,不做点事,对不住 300 元伤残补助。”周美英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新疆冬天特别冷,许多内地来的战士初到新疆时,脚都冻肿了, 加层鞋垫, 会暖和一些。”她说干就干, 把家里的旧衣服、旧裤子、旧布、旧手套、旧床单,凡是能用上的,全翻了出来, 还不够, 又朝周围邻居要。几个孩子看她要了一堆旧衣服, 说这么多呀,到底要做多少鞋垫,她说 1500 双。做鞋垫对于一位耄耋老人来说, 不是件容易的事, 要把衣服、裤子拆开洗干净, 然后剪开, 用煮的浆糊粘成布壳, 再在布壳上画上鞋印,一个个地剪下来,一针一针地缝好。她左跨、肩膀、锁骨、腰在塌方中都被砸伤了,这让她做每一道工序都很吃力。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孩子们看着妈妈一针一线地缝鞋垫, 心想有台缝纫机多好呀。可爸爸常年在外跑运输, 每个月的工资只有 150 多元, 妈妈也就 300 元伤残补助, 除了生活、房租和买鞋垫的布料,哪有钱买缝纫机。“为了让妈妈不那么辛苦,姐弟 4 个很长时间都不吃肉,炒一次菜的油,分成两次用,到了春节,也不要新衣服。一角、伍角、一元、拾元,钱一点一点积攒起来。”周美英的大女儿向记者翻阅着影集里的一张张老照片, 忆起当初母亲赶制拥军鞋垫的艰难岁月,手指一直在颤抖。终于有一天,买缝纫机的钱攒够了,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 可做鞋垫的布料钱始终是个问题。周美英每月从生活费里挤一些, 但仍差了很多。她在住宅周围贴了许多便宜收购废旧衣物的告示,同时请邻里宣传,有废旧衣物不要扔了,便宜卖给她。自此, 越来越多的人感动着周美英拥军之举, 也越来越多的人把不穿不用的裤子、床单、窗帘交到她手里。“看着送来的一件件衣物,母亲心里乐开了花,这比什么都宝贵; 每次我来看她, 问她要什么, 她都说, 白布、做鞋垫面用的白布。”谈及母亲与鞋垫的不解情缘, 周美英小女儿感慨颇多。转眼 21 年过去了,如今,已是 88 岁高龄的“鞋垫妈妈”削瘦了许多, 视力越来越差, 戴着老花镜都很难把鞋垫的线扎得又匀又直, 手指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儿女、邻里、社区的领导都劝她休息,她摇摇头,为部队做鞋垫已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不做很难受。人都有价值感, 希望有被人尊重称赞的自豪感, 她忘不了每年“八一”建军节,亲手把鞋垫一一送到官兵手上时的情景,看到一双双尊敬的目光、一个个标准的军礼,让她激动和满足。“这双鞋垫是

3万双鞋垫里的坚守与幸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