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赏析《彝家娃娃真幸福》说课稿东官营乡中心小学孙晓慧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东官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孙晓慧。今天,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第二册第八单元中的表演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这是一节集欣赏、演唱、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音乐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理念、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本课的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 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的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为学生熟悉的四分之二拍, 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 旋律欢快、跳跃。歌中“阿里里”这一彝家韵味衬词的运用, 极富民族色彩, 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依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 、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 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3、情感目标: . 通过彝族风光图片的欣赏及歌词的创编,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彝族音乐风格。因为歌唱是小学艺术教学的主要内容, 也是学生很重要的艺术实践, 它包含着某些艺术技能的运用,以及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等。教学难点: 把握四个“啊里里”的音准。创编第三段歌词。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二、教法运用 1、“引导法”,通过对彝族有关内容的介绍,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要深入了解、学习的欲望。 2、“多媒体激趣法”,在图片、视频欣赏、歌曲聆听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这个美丽民族的兴趣。 3、“听唱法”,低年级教学主要以听唱为主,让学生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获取对歌曲旋律的整体把握。三、学法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 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说、看、动等要素,让学生去体验、去感知音乐。四、设计理念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低年级儿童年龄小, 有意注意时间短。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也与高年级不同。同时, 儿童的自制力差, 所以我在课堂上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 采用生动的语言启发诱导, 形象的演示点拨指导, 多彩的内容巩固运用, 从而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收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五、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孩子们, 快乐的音乐之旅又要开始了, 看小飞机来接我们了。(出示飞机图片) ,请同学们赶快跟随老师一起踏上神秘的旅程吧。请大家坐稳、坐正,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设计意图: 儿童好奇心很强, 乐于探索新鲜事物, 一提起旅行孩子们一定会兴致高昂。所以已旅行为线索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引导手段,它能把整节课的内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1 、猜一猜小飞机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出示彝族风光课件) 2 、介绍彝族这里是美丽的彝家山寨,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的服饰很有特点, 彝族人最喜欢穿黑色窄袖
彝家娃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