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16版)
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编制
前言
本指南在编写内容上主要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标准和规范,参考国际相关标准,并结合手术室专科护理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实践经验。
2016年版指南全部内容共分为八篇,分别为:
前言
第一篇:无菌技术
第二篇:手术体位
第三篇:电外科安全
第四篇:手术隔离技术
第五篇:患者安全管理
第六篇:仪器设备管理
第七篇:手术物品清点
第八篇:手术人员着装
第四篇 手术隔离技术
一、名词术语
1、手术隔离技术:指在无菌操作原则的基础上,外科手术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隔离措施,将肿瘤细胞、种植细胞、污染源、感染源等与正常组织隔离,以防止或减少肿瘤细胞、种植细胞、污染源、感染源的脱落、种植和播散技术。手术隔离技术是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根据国际相关内容、学科特点首次提出的专业术语。
第四篇 手术隔离技术
2、无菌区域: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范围。
3、隔离区域:旨在外科手术时,凡接触空腔脏器、肿瘤组织、内膜异位组织和感染组织等的器械、敷料均视为污染,这些被污染的器械和敷料所放置的区域即为隔离区域。
4、“烟囱”效应:即从具有通畅的流通空间,空气(包括烟气)靠密度差的作用,从具有流畅的流通空间,沿着通道很快进行扩散或排出的现象,即为“烟囱” 效应
第四篇 手术隔离技术
5、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是育龄女性常见病及多发病,虽成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及远处转移能力。
6、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是盆腔外Ems的特殊类型,主要见于剖宫产术后,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AWE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为大众所认同的病因时“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是医源性传播,即手术操作时将子宫内膜腺体及其间质细胞种植于腹壁切口,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产生局部炎性反应并有局部新生血管形成,导致内膜细胞不断增殖,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异位病灶。
第四篇 手术隔离技术
7、空腔脏器:是相对实体脏器而言,是指管腔状或脏器内部含有大量空间的脏器,如消化系统的胃、肠、胆囊、阑尾,泌尿系统的膀胱,生殖系统的子宫等。
8、空腔脏器手术:是指食管(食道)、肺、胆囊、胃、肠道、子宫、膀胱等部位的手术。因为这些脏器大都离体表较深,内部含有大量的空间或者通过狭小的通道与外界相通,所以常规的手术前准备不能进行有效的消毒,这就使空腔内部物质成为无菌手术污染的来源。
第四篇 手术隔离技术
9、手术部位感染: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10、创伤:主要是指机械力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它可以按伤口是否开放、致伤部位、致伤因子等方面进行分类。
11、清创术:是指伤后早期充分清除坏死或失去生机的组织、血块、异物等有害物质,控制伤口出血,尽可能将已污染的伤口变为清洁伤口,争取为伤口早期愈合创造良好的局部条件
第四篇 手术隔离技术
12、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症的感染。
13、清洗伤口:指去掉覆盖伤口的敷料,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除去伤口内的污血、血凝块和异物。
14、清理伤口:指在麻醉状态下消毒皮肤,铺盖灭菌手术巾;切除伤口周围不整皮缘,清除血凝块和异物,切除失活组织和止血。
第四篇 手术隔离技术
二、手术隔离技术
1、手术无菌操作原则
①明确无菌概念、建立无菌区域:分清无菌区、相对无菌区、相对污染区的概念。无菌区内无菌物品都必须是灭菌合格的,无菌操作台边缘平面以上属无菌区,无菌操作台边缘以下的桌单不可触及也不可再上提使用。任何无菌操作台或容器的边缘,以及手术台上穿着无菌手术衣者的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均视为相对无菌区,取用无菌物品时不可触及以上部位。若无菌包破损、潮湿、可疑污染时均视为污染。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70 KB
  • 时间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