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读后感读倾城之恋有感800字
第一篇:倾城之恋读后感
倾城之恋读后感
白流苏其人,光看她有过离婚的经历,就能够看出她是一名大胆离经叛道的女子。毕竟那是可不是现在,离婚后遭受的风言风语绝对少不了。而她又无处可去,只能回到娘家。
而那个娘家给她的又是什么呢,她没有感到温情,反而被到处排挤算计。白流苏的离婚多年的前夫逝世了,她的娘家人却期望她能“替她戴孝主丧”。这自然是冲着她前夫家的财产去的。既能降低家里的一个人的花销,又能和有钱亲戚恢复关系,白家可谓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只是这算法上没有白流苏的存在,无视了白流苏的意愿。
按理说,尽管白家衰败了,但好歹曾经是名门望族,怎会一点亲情也不顾,反而市侩得如地痞流氓。想想为了让白流苏答应守丧,逼她住到夫家去,连居住的房子全部给她换成破破烂烂的,这等伎俩,有岂有一丝一毫的名门之风。白公馆更像一个吸血鬼,把白流苏往绝路上逼。白流苏刚离婚时,是带着一大笔钱回娘家的,可是七八年后,她的钱已经被当家的三哥和四哥拉扯得差不多了。现在她在家里要开销,假如要再嫁更要开销,况且家里还有七妹和八妹两个姑娘正待嫁呢,她当然也就成了白家最不受欢迎的人。显著的过河拆桥,摆在明面上的利用,真真的叫人寒心。
因为兄嫂的排挤,白流苏在白公馆已经是完全待不下去了,她急需一场婚姻来摆脱现实状况,而在范柳原之前,她也已经有了好几场相亲,甚至对象要么比她老,要么性格吝啬,但她全部忍了,只期望能搬出去就好。尽管她把条件一降再降,但还是遭到多种挑剔,毕竟她已经不在是小姑娘一样年轻了,还离过婚。此时出现的范柳原何尝不是她紧紧握住的最终一棵救命稻草。
范柳原是个浮浪公子,无意于家庭的幸福,三十三岁了还没成家。但在范柳原和白流苏妹妹的相亲中,范柳原被流苏古典中国式的漂亮迷住了。她要她,她怜惜她,她要征服她。
两人的爱情并不纯粹,简直像一场博弈,充满着算计。但白流苏被逼上梁山,她无路可走。只能下定决心、冒着身份和名节的危险和范柳原斗智斗勇,赌上一切来搏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一个城市的沦陷成就一场爱情,听着就带有传奇的色彩。可是,比起祸国殃民的妖妃褒姒和幽王的爱情,白流苏和范柳元的爱情是否有那么情真意切?结婚后的生活,张爱玲没有给我们具体描写,不过否会真的幸福呢?范柳原花心的毛病没有改变,在外面跟其余女人说些虚假但动听的甜言蜜语,而回到家中对着真爱的白流苏却只会“说些傻话”或是索性“异样的缄默”了。长此以往,难保白流苏不对范柳原有成见、不和她喧华,甚至于再度扬言“离婚”。香港的沦陷成就了她的婚姻,但不能说成就了她的幸福。
相比较把一切压在范柳原身上,白流苏其实完全能够选择自强的道路。可她的反叛精神早已被生活磨灭,比起离婚时拥有的勇气,现在的她变得胆小怯弱,所以她选择了依靠范柳原,这是她的选择,亦是她的悲伤。
张春菲
第二篇: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
自从认识了张爱玲,便体味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苍凉"。苍凉,是深埋在骨子里的一根刺,你不动它,相安无事,你一触它,便锥心刺骨。现在的人少有体味到苍凉的了,因为它太沉、太重,伤身,亦伤神,当代人极少有去做这种于己无利的事了,因此,我们丢失它已经很久了,偶然捡起,也不过是急忙一瞥,随即丢下罢了。因此说,张爱玲去了,它所代表的那种苍凉感也便跟着不见了。呜呼!悲哉!
有些文字,让人一看便想落泪。不是因为小说感人,也不是因为人物悲催,就是一个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情愫,它将你慢慢带进书里,走进它的小说里,然后你的感情便被套牢了,抽不开身,逐步沉沦,情动处,便会忽的一下子,泪流满面。这种文字,就像是一个毒药,慢慢侵进你的身体里,你明知道,却(好)无法抗拒。张爱玲便是写出这么文字的人,你读她的书,就是在饮最毒的鹤顶红,就算是死,也死的凄美,死得足以让人一生铭记!你看,那白鹤的顶冠多美啊,我情愿沉醉在那样的绝美中!
爱玲在中说过:“有些傻话,不仅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见了也怪难为情的。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全部爱你。”女人是极少有能抵挡住这种说的颇有技巧的情话的,近乎赤裸,却又让人感觉不到低俗。流苏一直保持的矜持在范柳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近乎倒塌了,这话很好听,谁说不是呢?试探?防备?怀疑?在那一刻,也该全部放下了吧!只是两个人,两个恋人,在说这小情话,中间没有隔着战争炮火,不用顾忌家世背景,卸下一切,除了对你的爱。
倾城之恋,有时竟不如一顿粗茶淡饭,粗茶尚能解渴,淡饭尚可果腹,而倾城的爱恋呢?它就像是一场盛世的烟火,绚丽夺目,却终不能长久。记得曾经问过一个好友她为何迟迟不愿恋爱,她反问一句:“恋爱能当饭吃吗?”我愣在当场,想要反驳一句,却终究转身离去。我
倾城之恋读后感读倾城之恋有感8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