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书抵万金征文要求.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家书抵万金征文要求

  家书抵万金征文一  这个世界是奇妙的,全部的一切全部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甚至莫名其妙地改变着。比如那充满亲情友谊充满温馨浪漫的书信,也逐步地淡出大家的视线成为“昨日黄花”。取而代之的是电话、手机、微信、微博、、电子信箱等等当代交往工具,使天涯变咫尺地球成小村。我和书信的情缘也是多方面的,最难忘的还是和外公和舅舅的书信交流。
  我的父母全部是南方人。父亲是广东梅县的,因为是孤儿收养她的奶奶早年离世便和其它家人失去了联络,她十六七岁就参与了游击队,解放后伴随人民军队转战南北。母亲是广州人,家里的亲人很多。六十年代早期,我们家来到盘锦。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因为交通不便和家庭经济条件所限,爸妈极难有机会带我们回广州老家看看。唯一能表示相互相思之情的就是书信往来。小时候,外公和舅舅常常写信给我,她们的文化程度和一般话水平全部很低,信里的有些内容似懂非懂,全部是问我学习怎样叮嘱我你是哥哥要听父亲母亲的话带好弟弟妹妹等等。记得刚开始试着给老家回信的时候,怕写不好一封信往往要修改好几遍,尽管那时的纸张也是很担心的,每当小心翼翼地把信投进那绿色的邮箱,心里就多了一份忐忑的期盼。外公和舅舅的来信总是那么温馨,总是先赞扬我这封信比上次的字工整多了错别字也少了,激励我要回信,并在信封里附上一角钱或一枚8分钱的邮票,我并不知道那是先辈们教育儿女的一片苦心,不过每当收到钱和邮票全部以为亲亲的暖暖的舍不得用,那些充满南方风情的邮票真的为若干年后妹妹集邮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工作以后我和外公和舅舅的通信基础保持在每个月一封,我们的交流也不但仅限于简单的嘘寒问暖,而是内心深处的一个倾诉。
  1975年春节前夕,我们习认为常地给广州的亲大家写信提前拜年,因为那时候写一封信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到。2月5日,营口、海城一带发生级强烈地震波及到咱盘锦,房屋即使没有遭到多大破坏,家家户户还是在院子里用草甸子苇席之类盖起了简易的“地震房”,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材料是全部是父亲单位统一分配的。大年三十,大家战战兢兢急忙忙忙地在屋里吃完年夜饭,就拿着半导体收音机到“地震房”听样板戏革命歌曲等候零点钟声。十五刚过我们收到广州舅舅的来信,打开一看有点啼笑皆非,说这封信不知道我们是否能收到,因为听说东北发生强烈地震盘锦变成了一片废墟,辽河油田也毁了,父亲连忙让我给老家写信报平安,母亲不放心第二天亲自到邮局发了封加急电报……
  中华民族有书信传情交友的悠久传统。翻开古色古香的诗集,相关书信的记载迎面而来――“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应该是“鱼雁传书”的漂亮传说。“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记载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表示的是家书的珍贵和捎寄的艰苦。在久远的历史上,有很多产生影响巨大的书信。像选入中学书本的、,、、、等,篇篇全部是脍炙人口,读过通常发人深思。
  据记载,有关书信的起源应该从古人结绳记数

家书抵万金征文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