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代文学.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代文学 2012 年8月 16-18 日,汉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主办。来自台湾、香港和内地各大学的 70 多位从事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 16 日上午,研讨会在紫玉饭店拉开帷幕,开幕典礼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主持。与会嘉宾首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建设、中刘跃进、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左东岭、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朱晓海分别致辞, 接着进行了大会发言。 16 日下午-18 日上午, 大会在北京市政府宽沟招待所分三组共举行了十八场专场研讨, 多场研讨出现激烈的话语交锋、来回论辩的精彩场面。 18 日下午, 大会举行了闭幕式。三个讨论组的召集人黄灵庚教授、方铭教授和俞志慧教授分别对会议期间各小组的讨论进行了精彩的总结。方铭教授主持了大会闭幕式。赵敏俐教授致闭幕辞。本次会议共收到了 60 余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涉及了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多个方面, 关系到文学、音乐学、政治学、思想史、宗教等各个领域, 集中于政治文化环境对文学影响, 文学本身问题研究, 考据、疏证与注释, 思想史问题,《史记》、《汉书》研究等几大类, 创获丰厚。大会的主题是汉代文学与文化, 将文学研究投放到汉代文化的大环境中,所以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大部分是与宽广的文化研究相关的,许多学者将眼光放在社会政治与文学关系上, 直接探讨政治文化环境对文学影响。许志刚《论汉初文学的秦文化语境》认为汉王朝对秦文化的移植是全面的。秦文化至少在政治思想, 朝廷礼仪, 刑法, 职官设置等四个层面深刻地影响、制约着汉初社会与文学。这是汉初文学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文章论述全面, 颇有创见。刘德杰《汉章帝与东汉前期文学的繁荣》注意到了帝王或皇族对文学的作用, 认为章帝爱好文学, 奖掖优容文学之士, 开创了以文学取士、从社会中下层博召文士的选士制度,还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其他文学活动中推崇典美文风。这些因素对整个东汉文学的发展都有深远意义。龙文玲《西汉社会转型对王褒文学创作新变的影响》认为王褒文学成就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其本人的俊才,而且也得益于汉宣帝时期社会转型的时代之助。王德华《汉武帝时代两越西南夷开发之争及文章创作中的文化地理观》一文视角独特,从文本出发探讨了武帝时期不同的文化地理观, 反映了文学与政治、地理文化复杂的关系。刘安《上疏谏伐闽越》代表了反开发者的华夷之别的文化地理观,而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则反映了主开发者的地理扩张与文教传播并进的大一统的文化地理观, 二者对后世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韦春喜《论汉代人才培养、选拔对〈诗经〉的影响》认为汉代人才培养、选拔的政策转变, 决定了注重师法家法、删减章句、疏远今文而渐重古文的《诗》学风气。单良《西汉文人的汉家文化意识与臣子之义》主要探讨西汉文人汉家文化意识的形成及践行, 进而思考文学如何从地域属性和旧时代遗痕转化为具有大汉王朝崭新的精神品格。赵辉《先秦文学主流言说方式的生成》对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反思。在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上还有一些学者从更具体的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赵敏俐《读书仕进与精思著文——论汉代官僚士大夫与文人文学之关系》、蔡丹君《西汉郎官制度对赋家及赋作的影响》、柯镇昌《论

汉代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