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随笔散文|随笔散文
喜爱叶倾城对旗袍的赞美之词:“灯火初上,着一袭旗袍香风细细在城市的陌陌红尘里,毫不夸张的面料,却有蝴蝶的色彩和构图;婉约到极点的式样,却分明说着无比大胆的春光。沉静而又魅惑,古典隐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一阕花间词。”一直以来,全部想写一篇相关于旗袍的文字,但通常提笔,又怕亵渎了旗袍真正的风情。实话说,“旗袍”——这一题材,写来也简单,简单的是,写个走样的它也依旧是旗袍。只是,倘若真来用墨渲染它,通常的言语,是难以勾勒出它的灵魂。
众人皆知,旗袍是中国女性美的代表,其含义是形容中国女性:端庄、娴静、含蓄、温婉之性情。早在中民妇女,在民国所穿的衣服皆为旗袍。其民国才女张爱玲就颇喜爱旗袍,一生所穿的旗袍数难胜数。也能够说,她是中国旗袍生产的代表,在少女时期她就开始用自己的美艳和身体曲线展现着她不一样的旗袍设计。从碎花短袖和桃色大袖旗袍,到藏蓝、深绿色旗袍,最终到她临死那日的被面蓝色印花旗袍,每一件,无不演绎了她一生的灿烂和闲淡。
胡兰成说:“那日见爱玲穿了件桃色单旗袍,极其好看。”张爱玲说:“桃的颜色闻得见香气。”而她在美国的丈夫赖雅死前对她说:“你真美,穿上旗袍更美。”这位民国才女,临水照花人,用她的性情,和才华,在上海,令旗袍绚烂了半个世纪,成为了一个时尚。她的小说中,笔下所描述的旗袍,因人因美而异,有着千变万化的风情,更是生动淋漓,展现了旗袍内在外在的柔美。令她在中华文坛上,有着华丽刺眼的一生。
张爱玲的旗袍是极致的,是雅到极致,素到极致,美到极致的。也是在爱玲的身上,在她的才华上,旗袍含有了诗意的风情。
以后,想起旗袍,大家想起的,是那烟雨朦胧的江南,想起在江南的雨巷中,有一位若丁香花一样的姑娘,手执一把油纸伞,在三月的江南,等候、彷徨。只因,对于旗袍,更多人怀有的是古典的情怀和诗意的浪漫。正是因为如此,我认识了文字,认识了文字里的风花雪月,认识了旗袍。
那时,在网络文学中,我曾看过很多网络写手对于旗袍的描写,大多数,全部是爱的,不只女子,男子也有很多提笔写了相关旗袍的点滴。想来,每一个爱文字的人,内心全部有一个云水禅心的梦,和梦一回江南。而每一篇文字中,她们全部有提及江南,提及烟雨,提及穿旗袍的女子。那年,看网络写手“兰亭书香”的文字,文笔洁净,诗意朦胧,有一次,看见她空间有一册旗袍女子的图片,便在下面留下评论调侃:“你喜爱穿旗袍的女子?”她回复说:“穿旗袍的女子,即便不懂诗意,看着、看着,也好像道尽了诗意。我喜爱。”只是这么一句话,一下惊住了我。是啊,还要怎么去说,旗袍的那一点魅力?在她的眼里,旗袍应该是诗意的,就如她的文字,有着些许女子的诗意,有着点点江南烟雨的朦胧。
若用文字来说,会不会还以为肤浅了点?
有时,我是这么问自己的,但有时的回复是:仿佛肤浅了点。但有时想想:应该不肤浅吧。时至今日,我也还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以为肤浅呢,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文字,只有一个文风,也只有一个性情,旗袍呢?又岂是一文而论出的?而我们对于旗袍的看点,全部略有不一样,用文字来形容,肤浅了点,大抵穿在一个适合的人身上,只一眼,就能够望穿全部。以为不肤浅,是因为,旗袍本身就是包含一缕诗意的,而文字,就是诗意的,若是用尽全部笔
旗袍随笔散文-随笔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