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991 , 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 减少火灾损失, 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补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一、 A 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二、 B 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三、 C 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四、 D 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五、带电火灾: 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数字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 A或B )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 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二、灭火有效程度; 三、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四、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五、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 一、扑救 A 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二、扑救 B 型火灾应选用于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极性溶剂 B 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三、扑救 C 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四、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五、扑救 A、B、C 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扑救 D 类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当选用同一类型灭火器时,宜选用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不相容的灭火器见本规范附录四。 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A 危险等级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轻危险级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5A 5A 3A 最大保护面积( m^2 /A) 10 15 20 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符合表 的规定。 B 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表 危险等级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轻危险级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8B 4B 1B 最大保护面积( m^2 /B) 10 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按 B 类火灾配置场所的规定执行。 30 %。、灭火系统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下列规定减少灭火器配置数量: 一、设有消火栓的,可相应减少 30 %; 二、设有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 50 %; 三、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 70 %。,甲、乙、丙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