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链接专题,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印第安人对他们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令我们感动。在祖国的晋西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也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现在我们学习《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评:导入紧扣单元主题,简洁自然,用文中人物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二、整体初读,概括内容。
师: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人物是谁,写了他的什么事?
(生自读思考,生答略)
师小结:是啊,课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方水土,植树造林15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
【评:突出了本单元训练重点之一: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上给予了指导:抓住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三、紧扣青山,感悟精神。
〈一〉希望的青山
师:这是一片怎样的青山?找出描写青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自读,勾画,做批注,朗读)
生1(朗读第一自然段):我体会到这是一片美丽的青山。
生2:这里是树的海洋。
生3: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青山。
师:是啊,这是一片美丽充满生机的青山,让我们甜美的读一读。
师:这还是一片怎样的青山?
生1;我从第5自然段知道这里的树长得很好,很粗壮。
(生补充答:这是一片茂密的青山;这是一片美的青山;这是一片挡住洪水勇敢的青山。)
师:这段中,老人深情地说了什么?
(生读“这树下的淤泥有 两米 厚,都是好土啊”)
师: 两米 有多厚?
(联系实际感知 两米 有多厚,生情不自禁惊叹“哇”)
师:这 两米 厚的淤泥是怎么来的?
生:树挡住的。
师:要是没有这片林子,又会怎样呢?
生:洪水来了有泥石流。
生:土就会被冲走,那样原本肥沃的土地就会变得贫脊。
师:对,这就叫水土流失。有了这片林子就守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正如书上所说 ……
(生齐读“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师:是啊,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守住了这片土就守住了什么?
生1:守住了这里的庄稼.
生2;守住了我们的家园。
生3:守住了生存的希望。
师;是啊,这不仅是一片美丽的青山,更是守住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们生存希望的青山!
〈二〉青山一样伟大的奇迹
师;是谁创造了这片青山?(生答:一位山野老农。)
师:为什么说老人创造的这片青山是一个奇迹?(生默读思考)
生1(朗读第二自然段):这里经常干旱,霜冻,沙尘暴,环境险恶,而创造这片绿洲的竟是一位老人。
师:读到干旱,霜冻,沙尘暴,你头脑里浮现出的是什么景象?
(生结合生活实际谈干旱,霜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师:从课文描写和我们刚才的谈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答:在这样的环境里树不容易活起来;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植树时会有很多困难;种树时还会遇到危险。)
师: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的确是一个奇迹!(板书环境险恶)
生1:我还从“我还知道这个院子的小环境……抽袋烟睡觉”体会到这是一个奇迹(其他学生补充:住的简陋;吃的
青山不老》教学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