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煤矸石生产烧结砖隧道窑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248] 1 大火窑内大火即窑内高温点温度超高、高温带明显延长。主要原因是热值过高、码坯方式不当造成的。当高温点温度超过正常温度 30℃以上时, 产品就容易过火, 超出正常温度越高,产品过火越严重。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过火造成的损失。当发现窑内高温点温度超过正常温度 30℃以上或高温点温度虽无较大变化但高温段长度比正常情况明显延长时,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减少过火损失。 快进车快进车可以缩短砖的烧结时间, 可有效避免过火。这种方法叫做" 高温快烧"。 加大通风量砖坯热值高, 其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就要大, 窑内的通风量就要相应增加,否则,成品砖除过火外还有可能产生黑心。另外,大风量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可以相对减少过火程度。 负压烧成调整窑内压力, 确保高温带处于负压状态。当高温点温度超过正常温度 50℃甚至更高时,不仅会使成品砖严重过火,操作不当还会造成烧塌窑顶、烧坏窑车的恶性事故, 因此窑内高温带必须处于负压状态。因为正压时大火直烧窑顶, 而负压可以减少高温对窑顶的损坏, 同时窑内负压可以使窑外冷风通过投煤孔间隙和窑体密封薄弱的部位进入窑内,起到保护窑体的作用。 打开投煤孔盖,让冷风进入窑内在确保投煤孔处于负压状态时, 可以打开投煤孔盖, 这样冷风顺着投煤孔进入窑内, 不但可以减少高温对窑顶的威胁, 对减少成品砖过火也有很大的好处。当投煤孔处于正压状态下, 打开孔盖放出部分热空气, 这对降低窑内温度、减少成品砖过火也是有益的。轮窑大火时经常采取这个办法, 效果不如投煤孔处于负压状态下效果明显, 而且如果窑炉处于密闭窑棚内时会造成热污染和空气污染。冷却带若设有急冷风机,可以开启风机向窑内送入冷风,这样效果较好。 改变用闸方式,及时放走部分热量预热带排烟闸一般设计 7~9对, 也有设计 11 对的。排烟闸越多,闸的位置距离高温带越近,对调整窑内大火越有好处。正常生产一般采用桥梯式闸或桥式闸,当窑内出现大火时, 可以采取改变用闸方式的办法放走部分热量,用闸方式可调整为:倒桥梯式闸,倒梯式闸。倒梯式闸的放热量大于倒桥梯式闸。放热时必须实时** 排烟风机进风口的温度,防止烧坏风机叶轮(一般叶轮的耐热温度为 250 ℃)。 减少码坯量(稀码) 因砖坯热值过高造成窑内大火时,可以采取减码的办法。这种方法最适合于二次码烧, 发现窑内大火时, 可以立即改变干燥窑门口的码坯方式,减少码坯量,这样能很快解决问题。这个方法对于一次码烧隧道窑来说操作难度较大一点, 但可以采取减排的办法来达到减码的目的(窑车上下方向砖坯称"层",顺窑车长度方向砖坯称"排" )。如 断面宽一次码烧隧道窑(码高 90砖 14层), 当码坯量为 6552 块时( 12排× 14层× 39块), 可以抽掉一排( 546 块) 或两排( 1092 块), 将多余的砖坯码放在干燥窑门口的空地上( 如果干燥窑门口的摆渡线能与回空车线相通时, 可以直接将减下的砖坯码放到空窑车上), 以后正常生产时可以间隔进空车码放,或采取每车多码几十块的办法将这些砖坯逐步消化掉。 2 窑内低温窑内低温是指窑内高温带高温点低于正常烧成温度, 造成低温的原因主要是砖坯热值低、码坯方式不当或操作不当。低温会使隧道窑产量降低, 产品欠火, 严重时会出现灭火停窑的恶性事故,其处理方法如下。 加煤(或木柴)升温当窑内出现高温点温度低于正常烧成温度时, 应及时采取加煤提温的办法, 这样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减少产量损失。投煤时应遵照少投、勤投、分散投的原则。 减缓进车速度减缓进车速度的目的是延长烧成时间。这种方法叫做" 低温长烧" ,即稍低一点的烧成温度、较长的烧成时间,也能达到烧结的效果。但延缓进车时间会降低隧道窑的产量。 停止窑尾鼓风,排烟风机降频排烟风机的目的是排除砖坯燃烧时产生的烟气, 但同时也会带走大量热量。根据窑炉热平衡计算, 烟气带走的热量一般占窑内总热量的 25% 左右。当窑内出现低温时, 必须减少窑内的通风量, 以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损失。同时, 窑尾尽量不要鼓冷风, 延长冷却带的降温时间。窑内压力尽量调整到使高温带处于正压状态, 这样不仅窑外冷风不容易侵入窑内, 而且对减少窑车边部和两侧出现欠火砖都是有好处的。 调整用闸方式,减少热量损失从减少窑内热量损失的角度来看, 正梯式闸无疑是最有效的用闸方式( 排烟温度最低), 其次是桥梯式闸。但当砖坯干燥效果不好时,慎用正梯式闸。 尽量减少焙烧窑内抽热量在保证干燥窑干燥效果或至少确保干燥窑不塌坯的情况下, 可适当减少焙烧窑冷却带的抽热量。根据窑炉热平衡计算, 人工干燥所需的热量占窑炉总热量的 30% 左右,
煤矸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