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_蒹葭》《诗经・兼葭》
《诗经•兼葭》《诗经•兼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邂涧从之,道阻且长。邂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邂涧从之,道阻且跻。邂游从之,宛在水中垠。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滨。
邂涧从之,道阻且右。邂游从之,宛在水中扯。
《兼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 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兼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 皆水边所生。“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 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 “所 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在此处指 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
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邂涧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 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 又迂曲遥远。“邂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 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 可望而不可即。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 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 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 安。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 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 复咏唱。“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跻工 升高。“右”,迂曲。“垠”和“扯”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兼葭苍苍, 白露为霜”,“兼葭凄凄,白露未晞”,“兼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划 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 又 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 相一致的。换过来说,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 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 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 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
《诗经 蒹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