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第二章
作用: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就象一件外衣保护着地球,使生命得以生存。
大气的分层方法有很多,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的组成,以及大气的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5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中间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暖层和外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中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是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0~12千米
递减
天气复杂
平流层
12~55千米
递增(臭氧)
有利于飞行
中间层
55~85千米
递减
暖层
85~500千米
递增(电离)
反射无线电波
外层
≥500千米
递增
卫星
、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都分布在此层,近地面水汽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
形成条件:上冷下暖→空气不稳定→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变化。高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干燥;低气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液体(气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而上升,周围温度低的地方液体(气体)密度大而下沉。 ﻮ' M!_k+e
sBﻰﻤwglﻱ9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Jlnﻶ dyﻡpE 天气跟气压密切相关,一般地说,地面上气压较高的地区通常是晴朗天气,而地面上气压较低的地区则通常是阴雨天气。这里所说的气压较高或气压较低并非指大气压的绝对值,而是某地区与周围地区相比较而言的。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区。 ^fﻶ>+ﻶ5Gﻮ4ﻹ3/ﻺ|[ﻼ e>.xﻰ',,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 ;rﻰ']"JmF,
,反映了空气的冷热程度。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度量的单位是摄氏度(℃)。 x;Q2/YZ#ﻳ ﻫ8.1个标准大气压(×105帕)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PﻲdZSXP4;k ﻫ9.气体(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人体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气体的液化温度)与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会升高;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气体的液化温度)会降低。
;1nd~0ﻡoﻳﻼ 、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降水、温度变化等。,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高压、低压、暖锋、冷锋、台风。
,风是空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的。 *))ﻡ|ZE6jI ,气象观测中的工具分别是风向标和风速仪。 Hﻲ;6Vﻷ ,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温
八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