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请小括号来帮忙.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同课异构”教学片断点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容桂泰安小学 毕学轶 陈建芳
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展示课上,陈老师和毕老师选定同一节课——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9页《过河》,师徒俩在引入“( )”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毕老师的教学片断实录】
创设“过河”情境,先请学生从情况境中找出“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乘客9人”再提出“至少需要几条船”的数学问题,然后学生列出两种解法:
分步列式: 一步列式:
29+25=54(人) 29+25÷9=6(条)
54÷9=6(条) 54
毕老师:请同学们观察29+25÷9这个算式,它符合运算顺序吗?
生:这题有“+”和“÷”,是两步运算,应该先求商,再求和。而板演的算式是先求和再求商,不符合“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毕老师:请同学们结合情景图来分析,这样解决问题的顺序合理吗?
生:只有先算出过河的总人数,才能求出需要几条船,也就是说要把男生和女生人数合起来。如果先求商就不合理,很难算出结果。
毕老师:说得真好!要让算式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我们就要请小括号“( )”来帮忙。
【教学点评】
毕老师的课,能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提供的学习材料生动且通俗,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能找到信息提问题,自觉列算式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结构的冲突——把两步计算合并成一个算式,将新知识用老方法解答:25+29÷9=6(条)。
毕老师能及时引导学生从运算顺序中发现计算错误,从解决问题的顺序中探索出要改变运算顺序,需要“( )”来帮忙。毕老师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重新整合,实现了认知结构的同化。从教学的流程来看,小括号的引入比较自然。
然而,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表现的不够。而且,从课后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小括号的作用,不太理解。
【陈老师的教学片断实录】
陈老师课前将毕老师制作的课件改成“男生36人,女生18人”。在平行班上课时,有学生出现这样的算式: 18+36÷9
=18+4
=22(条)
陈老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讨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生1:36÷9是男生需要几条船。
生2:“18”是女生人数,“4”是船只数。18+4=22(条)是没有意义的答案。
(学生发出笑声)
陈老师:同学们都在笑这个没有意义的得数。我们想一想,能不能改变这个算式,使它变得合理起来呢?
(几秒钟的安静,学生在独立思考)
生:我发现了,只要将18÷9就行了。
陈老师:说出你的想法。
生:18÷9=2(条)是女生要租2条船。
陈老师:同学们明白她的意思吗?请大家动手将算式写完整。
18÷9+36÷9
=2+4
=6(条)
陈老师:同学们真棒!三步计算的算式都能计算,求出了男女生共租6条船,恭喜同学们,你们已经有四年级的水平了。
陈老师:小朋友们观察大屏幕,看男女生

请小括号来帮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