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摇摆不定,才是走弯路的根源(王阳明:人生即修行节选).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摇摆不定,才是走弯路的根源(王阳明:人生即修行节选)
  摇摆不定,才是走弯路的根源
  汝后堂后亭礼虽隆,终不忘官相。
  --蔡蓬头
  很少有人能把第一份工作当成毕生的职业而坚持到底,绝大多数人都把工作当成职业,而不是事业。还有一部分人在职业和事业之间徘徊,搞不清楚自己做的工作到底是职业还是事业。
  弯路由此而成。
  1
  王阳明到建设部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给威宁伯王越修建坟墓。明朝历史上,曾有三位文人因为平定大乱而获封伯爵,王越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是靖远伯王骥,还有一位就是眼下在建设部做个小官、将来的新建伯王阳明。据说当初国考时,王越答毕的试卷竟然像长了翅膀一样,离奇地飞走了,不见了,王越痛哭,主考官又给了他一张纸,答完,被录取。这个故事还有续集:几年后,朝鲜那边特意派了使者送来了几张写满汉字的纸,原来就是王越的那张试卷。王越不但文学修养很高,而且懂兵,所以很快被朝廷扔到边疆去对付外人,并且屡立战功,1480年,王越出击漠北攻击鞑靼,一战功成,跻身明朝名将行列。1498年,王越在甘州军营去世,消息传到京师,皇上很哀伤,特命建设部为其建造一座堂皇的坟墓,建设部就把这份工作交给了王阳明。
  明朝的文官出门和在工地工作时都坐轿子,但王阳明却坚持骑马。有一次,他的坐骑受惊,王阳明从马上倒栽葱摔下来,摔得吐血,可仍然坚持骑马。王阳明是个懂得在工作中创造价值的人,在修造王越坟墓时,他采用军事方法组织民工,还带民工们演练“八阵图”。据王阳明后来说,坟墓修建完毕后,把这些民工扔到战场上,那就是一支精兵,打仗取胜什么的都没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第一份工作绝不会长久,即使长久,我们的心灵也会受到折磨?因为,任何人面对第一份工作时都有新鲜感,本能里的自负会让我们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所以我们往往喜欢毛遂自荐,喜欢出头,喜欢表现。而前面我们所谈到的“意外”法则告诉我们,第一次表现和出头总会遭遇意外。
  1499年,一颗流星从北京上空划过,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原则,第九任皇帝朱祐樘(明孝宗)让臣子们上书言事。这是客气话,就像很多领导人物面无表情地问你有没有什么困难一样。但王阳明刚参加工作,一听领导问有什么建议的话,大喜过望,赶紧跑回家,铺纸研墨,真心实意地给领导提意见,希望组织能健康成长。
  王阳明递交的奏折题目是《陈言边务疏》。文章一开头,他就拍皇上的马屁,说,皇上您能在上天发出警示时马上表示惊惧,做臣子的感动得一塌糊涂,我现在就说说我的看法。王阳明的看法和许多想要励志图新的同僚的看法一样,无非是要皇帝以仁义治天下,整治官场那些知行不合一的人,特别是对边防问题要加以重视。
  这种议论历朝历代都有人拼命地讲,历代改革家都这样提出问题,并且想要去解决问题。但无济于事,这足以说明帝王体制结构从心到身已经沾染病毒,而这病毒就是官场上的“因循守旧”。在官场中生存的第一法则就是维持现状,也就是只说不做,或者干脆不说。当然,也有因因循守旧而被轰出官场的,但总体上,还是因循安全。所以,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虽然口口声声要改变早已坏透的现状,可真正到要做的时候,就没有人挺身而出了。
  王阳明的建议书呈上去后,朱祐樘可能和他心不在焉的要下属提意见一样,对王阳明这份建议书只是走马观花地扫了一眼,说:“文笔不错,这是人

摇摆不定,才是走弯路的根源(王阳明:人生即修行节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