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第三讲 亚里士多德 的《形而上学》导读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一、生平与著作 二、《形而上学》的主题 三、《形而上学》的结构 四、《形而上学》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一、生平与著作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城镇斯塔吉拉的一个特权家族。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阿敏塔斯二世(亚历山大大帝的祖父)的御医。亚里士多德获得了接受特殊教育的机会:1 7岁时,他被送去雅典,师从柏拉图。作为柏拉图学园的一员,他在雅典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公元前347年前后柏拉图去世为止。此后,亚里士多德花了几年时间进行旅行和研究,他穿过爱琴海,来到小亚细亚(现在的土耳其)及其沿岸诸岛。在此期间,他开展了生物学研究,并且在回到马其顿担任年轻的亚历山大(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公元前335年,雅典沦于马其顿的统治之下,亚里士多德回到该城并在吕克昂( Lyceum)从事教学。直到公元前322年逝世前不久,他一直生活在那里,并建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学派。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在长期的学习和教学生涯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那个时代的主要哲学问题。他写了不止150篇论文,其中大约有30篇流传了下来。其中主要的有:《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论诗》。幸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是一些讲课笔记,或并未打算广为流传的未完成的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是针对高级的学生或其他哲学家的。它们的现代译本可以摆满半个书架,而且,它们包含了一个在影响和范围上都令人无法抗拒的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从经验开始,借助“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的概念,构建了一个自身融贯的目的论宇宙体系。世界以其自身的动力(追求自身的完善)不断向上运动变化,最终达到“至善”(神),与神同在。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二、《形而上学》的主题 1、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分类 2、从“本原”的探讨到“原因”的探讨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1、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用途将各门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制造知识三个部分。实践的和制造的知识的本原(原因)在外在于知识的认识主体之中,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对象的原因是实践者和制造者的意志、选择、理性、技艺或能力;而理论知识的本原(原因)则在知识自身。前两者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善恶问题,而后者涉及的是真假问题。实践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制造的知识主要包括诗学和技艺;而理论的知识则包括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神学)。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在理论知识中,自然哲学的根本任务,是认识自然本体的原理、原因和元素,也就是说,它研究那些具有内在运动和变化本原的事物。所谓“自然”(physics)就是一切自然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内有一个运动和静止(有的是空间方面的,有的是量的增减方面的,有的是性质变化方面的)的根源。偶然性和自发性的现象不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它应研究“必然”的东西。 数学不是研究具备内在运动根源的本体,而是割取(抽取)事物的某种性质(即事物的数量关系)来研究,所以不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研究天体的运动也属于数学范围。 而形而上学(第一哲学)则是研究惟一的永恒不动的本体。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236 KB
  • 时间2021-05-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