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研究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研究
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研究
摘要: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地理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本文通过梳理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分析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差异性,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衔接,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改进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教学衔接问题。
关键词:人文地理;高中;高师;教学衔接;教学策略
1. 引言
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主要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涉及人类的聚落、城市化过程、人口迁移、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高中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而高师则是培养教师的重要阶段。高中和高师的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教学,另一个是人文地理的教学。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教学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教学是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基础,它包括了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等内容。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指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它的独特性在于研究对象广泛、方法多样、综合性强等特点。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指地理学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它包括野外考察、实地观察、统计分析等方法。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与地球圈层、地理环境和地理要素等。
人文地理的教学
人文地理的教学是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人类聚落、城市化过程、人口迁移、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人类聚落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的定居点,它包括城市、乡村等形式。城市化过程是指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迁移是指人类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它包括人口流动的原因和结果。文化地理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包括了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文化景观的形成等内容。
3. 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
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相对于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有一定的差异性。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也更加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包括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素养。
4. 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
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高中教育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在高师教育阶段,则主要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前了解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要求
在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教材和教师资格考试的有关内容了解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要求。这样可以提前对高师人文地理知识进行了解,为衔接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在高中教育阶段,可以将一些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内容适当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打下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基础。同时,在高师教育阶段,则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教育实习等方式,将高中所学的人文地理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高中和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高中教育阶段,可以通过讨论、实验、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而在高师教育阶段,则需要更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培养,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讲解等。
5. 结论
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变。通过了解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要求,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并转变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高考文综地理往年高频热点问题解析(2019年5月6日)
2. 从大数据看中国城市化路线图(2019年5月8日)
3. 从人口迁徙看城市发展(2019年5月10日)
4. 中国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2019年5月12日)
5. 对人文地理的研究及意义分析(2019年5月15日)
高中与高师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衔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