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观看了此电影以后我对此感触颇多,首先我想到的是电影命名的独到之处。地球上的星星,看似一个很矛盾的组合,却表达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地球上的星星,就好比是埋藏在泥土中的钻石一般,他们的存在需要我们去发现,他们的光亮需要我们去打磨,他们的光芒需要太阳去照耀。
地球上的星星主要讲了一个患有“诵读障碍”的小男孩与一位美术老师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出身于崇尚竞争家庭中的小男孩,因为小男孩的“缺陷”,而使得他学习成绩不堪入目,也因此他被老师们遗弃在了黑暗的角落里,无人理睬,以及后来的仅八岁的他不得不被父母转到其他的“特殊学校”就读。因为到校后到处充斥着竞争,体罚及鄙视,小男孩的心中充满了悲伤,以至于产生过在此结束他生命的想法。有一天转来了一位教美术的老师,小男孩的命运由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了人不仅需要帮助,更需要尊严,尤其是小孩子。
忍不住连续看了两遍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被片中的美术老师深深打动,这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老师,他真正读懂了孩子,从根本处分析孩子,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让小男孩伊桑不仅在读、写方面有了进步,且在美术领域施展了其特殊才能,成为超越老师的绘画冠军,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快乐!
伊桑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处于最差的状态,因此受到老师、父母的责骂、歧视,以至于为了逃避非难而让哥哥写假条向老师请假,以便于他逃学,最后不得已而转学。
转到新学校后,伊桑依然是学不好语文、数学等科目,无论他怎么努力,他都不能写好那些字母,他被老师打、罚站、罚跪等,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代课老师尼库巴教孩子们画画,发现伊桑不正常的状态后,他和伊桑的同学交流,和其他老师交流,通过分析伊桑的作业,他发现,并不是伊桑学习不努力、偷懒,而是因为他天生有诵读障碍,缺乏流畅的思考能力,对距离、大小等缺乏判断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却做不到。
了解到伊桑父母的心态后,尼库巴老师上门和伊桑的父母谈心,告诉他们: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梦想,我们不能因为他目前的一点点障碍而嫌弃他。他甚至愤慨:“如果你喜欢比赛那干脆养马呀,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负担你的野心,不如招童工。”
为了唤起伊桑的自信心,尼库巴老师在课堂中和孩子们讲述爱迪生等名人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老师自己也曾是,然后,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伊桑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从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一点一点,伊桑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
尼库巴老师认为,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伊桑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的创造性极强,在学校绘画比较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库巴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桑简直不敢承受这巨大的成功喜悦,他流着热泪扑进了老师的怀抱。
伊桑各方面成绩都明显提高,令父母惊诧不已,伊桑也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峰体验,他的脸上绽放出快乐幸福的笑容。
放暑假了,父母亲来接伊桑回家,伊桑依依不舍地与老师告别,临上车前他回头奔向老师的怀抱,尼库巴老师将他高高地举起,伊桑伸展着双臂,全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