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远未完善,法治秩序
的公平公正难以得到及时有效保护。国有企业的改制改革、
原先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面向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在
何方?如何保护国有权益,维护国有权益的保值增值,同时
又给予改革推动者足够的激励?审计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
好审、帮、促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使审计取得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最大化?江西省 MT 局 2008 年度预算执行及财务
收支审计项目在该方面作出了意义深远的探索。
摸清方向
江西省 M 局是江西省审计厅 2009 年度的预算执行审
计对象。 2008 年该局实有 5487 人,财政拨款
万元,人均全部经费只有 万元。最近的 2006-2007
年度,人均决算收入分别只有 万元、 万元。这种
情况下,区区有限的财政拨款收入显然不能成为本次审计的 重点。
审计组把目光投向了以 Z 公司为龙头和核心的江西省
M 局的第三产业系列。 据审计了解, Z 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资金运用、 主营业务、 管理与技术经验与身为事业单位的
M
局存在不易划清界限的交叉与重合之处。显然, M 局与 Z
公司的利益界限是否清晰明白、是否存在国有利益输送、其
从成立到发展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或隐蔽的侵占国有资产
或权益问题 ,应当成为本次审计需要理清的首要问题。
问题初显
调取 Z 公司的工商注册资料,其从 2001 成立到 2008
年的股权变更情况赫然在目。股权变更之频繁、股权结构变
化跨度之大(从百分百国有到百分百私人) 、注册资本增长
之快均属罕见 ; 并且多名领导人持股金额数量巨大,比例极
高,严重违反中纪委关于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规定。进一
步审计发现, Z 公司存在无偿占用国有财政资金及无形资产,
资本从国有向私人让渡未经合法程序、虚假注册、抽逃资本
金等诸多违法违规行为 ;企业产权不明, 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
混比较混乱。
为维护国家法治秩序, 经领导批准, 审计组将审计发现 的有关问题及时与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关处室取得了沟通。
何去何从
联合办案给 M 局领导层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同时负面
因素也在显现。由于多位领导被约请谈话,相关负责人被
“双规”, 整个 M 局人心浮动, 风声鹤唳, Z 公司生产发展
陷入停顿,项目投标损失巨大,公司经营面临一夜坍塌的危
险。同时,随着审计的不断深入,审计证据的不断增多,审
计组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也在进一步深化细化: 一是 Z 公司该
不该成立?二是 Z 公司的发展主流是什么?三是如何看待 Z
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决策层和职工的激励机制?四是如果没
有这些激励, Z 公司能不能有这样的发展速度?五是如何处
理 Z 公司?六是如何在审计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审、帮、促的
关系。
审计组在理清上述问题并形成倾向性判断后,将有关情
况向厅领导做了汇报,认为审计既要查清问题,更要保障促
进企业发展。厅领导肯定了审计组意见,并亲自向省领导做
M 系统的稳定,维护 Z 公司正常的
经营生产秩序。
圆满结局
据此,审计组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要求主张 Z 公司国
有权益的报告》 ,报告在指出 Z 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要求其纠正后,认为: Z 公司的主流是好的,经济效益是
明显的,社会效果是有益的。并在建议中提出“各有关部门
大力支持该企业的发展,……务必要稳定 Z公司的核心领导
班子,务必要维持目前正常的经营生产秩序,在保持稳定的
前提下逐步向规范管理过渡。 ”建议要求对 Z 公司的所有资
产全面评估清算, 确认和主张国有权益, 同时兼顾保障 M 局
职工权益,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报告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吴新雄省长、凌成
兴常务副省长和孙刚副省长均在报告上作出批示,同意审计
意见和建议,指示省财政厅执行。
成果体现
该项目为国家挽回巨大经济利益。直接经济意义方面,
由审计建议、 省政府批准的 Z 公司改制方案中认定国有权益
投资 万元,占全部权益投资的 % 。按 Z 公 司 2008 年
% 的净资产利润率计算, 10 年后该部分国
有权益将增至为 亿元左右。由于其余 % 的股份为
小股东分散所有, 这意味着 Z 公司已重新成为一家国有相对
控股企业。 控股 Z 公司不仅仅是控制了目前超 5 亿元的账面
资产, 更是控制了一家未来的集公路桥梁、 轻轨、 矿山隧道、
房建、钢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园林绿化和设计于一体的综
合性大型企业集团,日后的资产收益不可估量
审计案例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