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以奴役制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民的主要经济和法律制度。
农奴:封建社会中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 ,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 人身比较自由。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农奴制]
知识拓展
俄国的农奴制是欧洲农奴制的典型
一、背景
1、经济:
2、政治:
3、思想:
4、军事(国际):
5、沙皇的抉择: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农奴制和封建专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资产阶级共和制
德国
175
10065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请结合上表思考: 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什么因素导致俄国的发展滞缓?
19世纪中叶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1)状况:
已出现机器工厂,但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
(2)原因:
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缺乏自由劳动力、工业投资、国内市场)
◎温故知新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哪些条件?俄国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哪些条件的缺失?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市场的扩大
良好的环境
技术知识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源)
问题2 根据图片及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农奴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1: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 ——《法律大全》
材料2: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材料3:19世纪上半期俄国报纸上, 。
特点:1)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2)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
3)处于社会最低层,处境恶劣 。
这种制度会带来怎样的危机?
1801-1860年农民暴动
年 代
农民暴动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0年~1860年
591次
政治: 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社会动荡,严重威胁沙皇的专制统治
农奴制危机
阶级矛盾尖锐
工业落后
变革呼声越来越高
新思潮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在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知识分子(-50)
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自上而下,自愿协调)
改革派: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激进派: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
俄国农奴制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