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语文教案《礼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等教育出版社 1南开大学文学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42 42《《礼记礼记》》教学目标: 1. 介绍儒家学派人格修养的目的和方法的基本思想。 2. 分析“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水平指标: ——扩展知识( 2)——文化与人文——儒家经典的形成 ——综合修养——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参考文献: 1.《大学》“格物”义的可能解释 2.《大学》的三纲八目 3.《大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4.《礼记》的成书 5.《礼记》的分类与作者 6.《礼记》的流传与影响 7.《礼记》的人本主义思想 8.《礼记》的哲理与格言 (略) 关联教学与《论语·侍坐章》关联,比较两种人生境界追求的同异。【课堂教学思路】本文所选,是《大学》的第一章。这一章因集中阐述了儒家学派关于人格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南开大学文学院养的宗旨及其步骤的基本思想,被朱熹认为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的“经”。尽管这种说法证据不足,却足以反映《大学》所述内容的经典意义。本文所论述的核心,朱熹归纳为“三纲领”和“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天下”,文章反复论述的,就是这些内容。本文是《大学》第一章节选,先简介第一章内容,再导入本篇节选内容。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读课文过程中,思考“三纲领”、“八条目”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此外,还可就“格物致知”在思想史上的争论作一简要的梳理,引发学生就本篇对后世文化思想的影响进行讨论。【课堂教学设计】 1. 背景介绍《礼记?大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都熟读的一篇。文章虽短,但其文化影响力不可小觑。这一篇的重点有三个方面:(1)儒家学派人格修养的基本方法。(2) 引导学生思考当代人应当如何看待这一传统的政治人生理想。(3)认识到传统文化理论方式的特点:建立在生活体验之上的直接感悟、建立在类比基础上的推理过程。(参见《〈大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大学〉的成书》、《〈礼记〉的分类与作者》、《〈礼记〉的流传与影响》。) 2. 串讲文意第一段: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点,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终极价值。而明了这一终极目的,才能走上正途。第二段:实现这一目标的八个方法和步骤。在讲授这一层次的时候,可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理论的上述特色:“建立在生活体验之上的直接感悟、建立在类比基础上的推理过程。”这使中国的文化理论易于理解,但却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体

大学语文教案《礼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utohww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