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山烈士陵园导游词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游客朋友们: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一处不同的4a景区,这是在人民心中的英雄山,它的名字叫抗日山。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赣榆县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被称为“抗日第一山”。抗战期间,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以及滨海军区军民曾四次一边战斗一遍修建,这是埋葬抗日烈士忠骨的陵园,是烈士的鲜血铸就的永垂不朽的丰碑,抗日山由此而得名。它是我国建园最早、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
让我们心中带着一份敬仰,进入陵园大门,沿着规整的台阶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巨大圆形的小沙东海战烈士冢 。
公墓里面安葬着小沙东海战中牺牲的彭雄、田守尧等16位烈士的遗体。两边分别是陈毅与陈士榘的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秋”,长碑背面刻有《纪念小沙东海战烈士文》,阅读此文,似乎71年前的那场惨烈战斗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眼前。
1943年3月17日,我新四军团以上干部、战士共51人赴延安学习,途经赣榆县小沙东黄海海面时,遭遇日军巡逻艇,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木船对铁艇的海战。日军汽艇用机枪疯狂的向木船扫射。新四军的将士们用手榴弹和驳壳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从凌晨一直坚持到黄昏。鬼子的铁艇一步步逼近,可我们的木船哪能敌得过日本鬼子的狂轰滥炸,子弹如雨点般落在战士们的身上,海面上泛起了殷红的血水……战斗中,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不幸胸部中弹受了重伤,倒在前舱。他的妻子吴为真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从后舱艰难的爬过来,当她找到身负重伤的彭雄时,只见他口吐鲜血,意识模糊,他想到吴为真已怀孕两个多月,迷离中深情地说:“你要爱护身体,教育好孩子……”
彭雄,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那年才29岁!其实,结婚才四个月。他给吴为真留下了一个遗腹子,也给她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思念。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
抗日山烈士陵园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