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名人犹太人不论在以色列, 还是世界的任何地方, 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犹太人自称为“上帝的选民”,真还不是自大。近代和现代史上就出现了诸如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卓别林、爱伦堡、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据统计,从 1901 — 1970 年间, 每百万人口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 犹太人为 0. 64, 非犹太人为 0. 023 。从 1901 年到 200 6 年间共 110 多犹太人获诺贝尔奖, 占总获奖人数的 17% ,而其人口仅 1600 万。这是一个两极的比较——人口极少的犹太人, 是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 人口最多的中国人连华裔也算进去, 可是获得诺贝尔奖极少的。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到 2001年的100年间, 在总共680名获奖者中, 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者共有138 人,占了1/5!而世界人口中,中国恰恰也占了1/5。犹太人的奇迹构成了“犹太文化之谜”,那就是弱小的犹太民族科学文化怎么如此发达?它是一个弱小的民族, 在历史长河中受歧视、被奴役、遭迫害, 被迫无国无家, 流亡他乡, 几乎有2000年没有自己的国土。然而, 一个弱小的民族在流散世界各地、寄人篱下的困境中, 还能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 并能保留本民族的传统, 维持本民族的团结, 同时又能广泛地吸收各民族文化, 产生了众多的文化巨人, 对世界文化科学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要知道,他们绝不仅仅是善于经商。“犹太文化之谜”的一个重要谜底, 就是教育。犹太这一智慧的民族, 其根本的智慧在于尊崇教育。根植于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教育价值观,是他们获得成功的主要源泉之一。从核心层面来看,教育与学习成了精神信仰的一部分,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犹太人心目中, 勤学是仅次于敬奉上帝的一种美德,“教师比国王更伟大”, 学习与钻研是一种神圣的使命。犹太民族素有“嗜书的民族”之称, 教育乃维系犹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只要学校在, 犹太民族就在”,“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当代犹太政治家们更是提出了“对教育的投资是有远见的投资”、“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几千年的犹太民族史、几十年的以色列国家史, 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民族素质的历史和把教育摆在头等重要地位的历史。犹太人清晰地知道, 生有涯而学无涯, 而且智慧比知识更重要。教育的智慧和智慧的教育, 造就了无数精英, 熔铸了民族之魂, 托起了美好希望。智慧民族的成功秘诀其实也简单。犹太人的智慧教育,就是真正素质教育,这样的素质教育是把个人信仰、民族精神、思想智慧熔铸在一起的。相比之下, 我们可怜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是生产出表面讨巧实则愚不可及的小人小物。最近揭露出的一场有关诺贝尔奖的中国式骗局, 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那就是所谓“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活动”:一个某“博士”任所谓主席的“民间组织”捣鼓了这个“活动”, 其中弄了“ 108名中国妇女入围”, 还把王安忆、高耀洁给倒腾进去。可笑的是, 他们竟然是“在正式确定的1000名候选者中抽签选出3名幸运者冲刺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还准备在云南昆明举行所谓“中妇女交流大会”, 并赴云南丽江旅游, 只是“希望每个代表拿钱出来赞助”。看到中国人如此折腾那点可怜的精力、如此聪明地“经商”挣钱, 犹太人
犹太知名人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