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
1. 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种两极部位略扁不规则球体。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批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批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南北半球划分:用20°W和160°E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二)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 图上距离 公式略
(1)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
在同样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示实际范畴越小,但表达内容越详细,精准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达范畴越大,内容越简朴,精准度越低。
规律: 大范畴地区多选用较小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等。
小范畴地区多选用较大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缩放: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倍数。
例如将1/10000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缩放后图幅面积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图幅面积=放大到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本来4倍。
例题1、将1:10000000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对的是 ( )
A、新图比例尺为1: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长了2倍
C、新图表达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2.方向:
(1)在有经纬网地图上判读:经线批示南北,纬线批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图上判读:指向标批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图例和注记
(三)等高线图判读:
等高线图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面距离。)
1)、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
海拔200米如下,等高线稀疏,辽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如下,相对高度不大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某些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不不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沿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限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例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题:
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坡度比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其原由于乙坡
A.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
2021年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