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生物知识大盘点.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知识大盘点生命的物质基础(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2)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是生命单位(1) 对细胞结构、功能的认识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器)/细胞核(核膜/染色质与染色体)。细胞膜的特性与功能/细胞质基质及某些细胞器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增殖与受精作用动态/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解释。(2) 生物膜系统①概念②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功能上的联系③生物膜研究给人们的启示*模拟生物膜技术:海水淡化、污水净化、血液透析、人工膜技术用于药物导入。*改造生物膜的设想:作物的抗性与膜的性质有关……(3) 细胞全能性*"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使其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表现的条件:细胞具有个体发育的全套基因;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同分化水平的细胞全能性不同;要在离体条件下,满足营养、激素、温度等适宜条件。(4) 细胞工程①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整体或细胞器水平上人为改变细胞遗传物质,以获得新型生物或细胞产品的技术。②细胞工程的手段有: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与细胞拆合技术;染色体导入与基因转移技术;胚胎移植与核移植技术(试管婴儿、克隆动物)。③细胞工程按材料分为两大类: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5) 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常用技术①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常用技术有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条件①基本过程要经过脱分化与再分化。②培养条件要保证无菌,保证矿质元素、水、蔗糖、维生素及激素等的需要。(6) 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用途①植物体快繁。②培养无病毒植株(植株脱病毒)。③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④制作"人工种子"。⑤利用愈伤组织生产植物细胞产品。(7)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过程和意义①基本过程要经过 3个步骤: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使细胞壁溶解,露出有活力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震动、电刺激等);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②主要意义是可培育出远缘杂种新类型,突破了有性杂交生殖隔离的限制。(8)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①动物细胞培养技术。②动物细胞融合技术。③单克隆抗体技术。④胚胎移植技术(如试管婴儿)。⑤核移植技术(如克隆动物)。(9) 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条件①基本过程要从原代培养到传代培养。②培养条件--培养液中常要有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和动物血清。(10) 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用途①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②生产蛋白质生物制品。③培养组织移植材料。④检验药物毒性及其他病理、药理、生理学研究。(11)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用途①诱导剂除 PEG 外还常用灭活的病毒。②主要用途是生产单克隆抗体。(12) 制备"单抗"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用途 1)基本过程:诱导融合→培养、筛选单克隆细胞→提取抗体。原理:杂交瘤细胞已具有"双亲细胞"的特性--既能分泌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2)单抗的主要用途是: ①诊断--单抗试剂盒。②治疗--抗癌"生物导弹"。③预防--传染病易感者。单抗的突出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新陈代谢的概念*酶和 ATP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 pH 值 ATP 简式: A-P~P~P ATP 形成途径: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2) 植物水分代谢①吸收水分的两种方式*吸胀吸水未成熟植物细胞,依靠蛋白质、淀粉、纤维素亲水性物质吸水*渗透吸水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浓度差,当细胞外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渗透失水;当细胞外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渗透吸水。*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②水分运输的途径和动力途径:成熟区表皮细胞层层渗入成熟区表皮细胞间隙渗入?根导管→茎导管?叶片――→蒸腾作用外界动力:蒸腾拉力;根表皮细胞间细胞液浓度差。(3) 植物矿质代谢矿质元素:除 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大量元素: N、S、P、K、 Ca 、 Mg 。微量元素: Fe 、 Mn 、B、 Zn 、 Cu 、 Mo 、 Cl、 Ni。矿质元素的吸收:离子形式吸收,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的利用离子状态:K +可再度利用化合物不稳定:N、P、 Mg 可再度利用稳定: Ca 、 Fe 只利用一次合理施肥(4)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场所及光合色素光合作用场所为叶绿体,它含有光合作用有关酶和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可归纳如下: 光合作用过程 C3 植物以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为主线,全面阐述能量变化过程、物质变化过程,以及二者之间关系。 C3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如下: C4 植物从比较 C3 、 C4 植物叶片结构为切入点,重点阐明 CO2 固定途径, C4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如下: CO2 固定途径: C4 植物固定 CO2 途径是通

高考生物知识大盘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cuzhrouh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