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原保护现状的调查法学院王艳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保护建设工作, 目前实施的草原保护建设项目主要有退牧还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从 2003 年开始实施, 截至 2008 年底, 中央财政累计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云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项目区投入资金 148 亿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从 2000 年开始实施, 截至 2008 年底, 中央累计在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和山西等项目区投入草地治理资金 34 亿元。一、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意义重大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天然草原面积近 4 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 。草原既包括天然草原, 也包括南方草山、草坡, 以及人工草地, 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 与森林一起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草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草原还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孕育了悠久灿烂的草原文化。实施草原保护与建设项目,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实现草原合理永续利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草原作为地球的“皮肤”, 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氮释氧、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影响,加之人为开垦草原、超载过牧、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十分严重, 草原不断退化, 生态持续恶化。我国天然草原大多位于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辽河和黑龙江等各大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 面积大, 分布广, 有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 对减少地表水土流失和江河泥沙淤积, 降低水灾隐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退化草原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地, 也是荒漠化的主要发生地。因此,加快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对于防止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草原是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草原畜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发达程度是一个的重要标志。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 可以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 有效增加畜产品供给, 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可以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有效扩大农牧民就业, 增加农牧民收入, 繁荣牧区经济; 可以促进草地农业的发展, 实行草田轮作, 优化农业结构, 有效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的草原大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这些地区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农牧民收入与全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草原畜牧业是草原地区的优势产业, 加快地区发展必须发挥产业优势, 做大做强草原畜牧业。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对于促进扶贫开发、巩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是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岗位、夯实农业基础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涉及草原围栏、人工草地建设、草地改良、牲畜棚圈建
草原保护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