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隧道施工工艺及流程图
目 录
一、光面爆破施工及流程图
隧道开挖必须尽可能减轻对围岩的振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钻爆作业是保证开挖断面轮廓平整准确、减少超挖、降低爆破振动、维护围岩自承能力的关键。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爆破作业,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保证开挖轮廓圆顺、准确,维护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爆破采用光面爆破。周边眼残眼率硬岩达到80%以上,中硬岩达到60%以上。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
光面爆破设计
测量放线
台车或台架就位
钻 孔
钻孔质量验收
装药与堵塞
连接起爆网路
起 爆
通 风
危石处理
清理钻孔
装药计算与结构
爆破材料准备
网路检查
设置警戒
准备填筑材料
光面效果与质量检查
1-1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在Ⅱ、Ⅲ级石质围岩施工时采用全断面开挖,均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施工。每个作业面每天2~3个循环,每循环平均进尺约~,每日进尺~8m。炸药选用爆速低、不怕水、有害气体少的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火雷管引爆。
炮眼直径d:选用42mm的钻孔直径。
炮眼深度L:Ⅱ,,辅助掏槽眼5m。
抵抗线W:当炮眼直径在35~42mm的范围内时,抵抗线W与炮眼深度有如下关系
W=(15~25)d或W=~L。据此Ⅳ级围岩取W=50cm,Ⅱ、Ⅲ级围岩取55cm。
炮眼间距a:同一排两炮眼之间的距离与抵抗线之间的关系式为:
W =(~)E。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取W=,Ⅳ级围岩取E=62cm。Ⅱ级围岩取70cm。
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掏槽眼形式:
掏槽眼采用楔形掏槽,由于断面大掏槽眼角度布置方便,只要满足抵抗线不串通,至少20cm即可,将掏槽眼设置在偏中线一侧(左右均可)~。
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
方案采用工程类比法,参考国内相似地质条件隧道光面爆破施工的资料及铁路隧道施工规范进行设计。在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定的爆破参数见表1-1。
光面爆破参数表 表1-1
参数
岩石种类
饱和单轴
抗压极限强度
Rb(MPa)
装药不偶和
系数D
周边眼
间距
E(cm)
周边眼
最小抵抗线
W(cm)
相对距
E/W
周边眼
装药集中度
q(Kg/m)
极硬岩
>60
~
50~60
55~75
~
~
硬岩
30~60
~
40~50
50~60
~
~
软质岩
≤30
~
35~45
45~60
~
~
隧道内爆破选用非电毫秒雷管,分多段起爆。起爆顺序:先掏槽后扩槽从低段到高段逐段起爆,周边眼最后起爆。
爆破振动与同段起爆的炸药量密切相关,采用非电微差起爆技术不但控制单段雷管的起爆药量,又能有效控制每段雷管间的起爆时间,使爆破震动波减少叠加。消除爆破震动的有害效应。在施工中采用孔外同段,孔内微差的网络起爆。
选用φ32mm防水的乳化炸药。周边眼采用φ22的小药卷,并采用导爆索绑小药卷的空气间隔不连续装药结构。隧道爆破采用塑料导爆管和毫秒雷管起爆系统。
施工中钻爆参数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光面爆破的优点:能减少超挖,特别是在松软岩层中更能显示其优点。爆破后成形规整,提高了隧道轮廓质量。爆破后隧道轮廓外的围岩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爆破裂缝,有效保持了围岩的稳定性和减少了气承载能力的降低,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加强支护,减少了支护工作量和材料消耗。能加快隧道掘进速度,降低成本,保证施工安全。
掘进眼、内圈眼、底板眼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周边眼采用直径药卷间隔装药。所有装药炮眼均采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测量是控制开挖轮廓准确度的关键。每一循环都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标出开挖轮廓和炮孔位置。然后进行钻孔,钻孔完后进行清孔,用吹风管输入高压风吹出孔内残碴和泥浆。装药按照自上而下顺序填装,雷管要分段堵塞炮孔可以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从而减少炸药用量,降低爆破振动效应。装药后要求炮孔堵塞好,光面爆破孔孔口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掏槽孔不装药部分全堵满,其余掘进孔堵塞长度大于抵抗线的80%。炮泥使用2/3砂和1/3黄土制作并使用水炮泥。装药和堵塞工作按有关安全规程执行,以确保安全。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及爆破后石碴的块度,及时修正眼距、用药量,特
隧道施工工艺及流程图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