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朝鲜族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张洪欣
对于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小学生来讲,朝鲜语是他们的母语,汉语是第二语言,英语作为外语就是第三语言了。三种语言中,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和音标非常相像,连汉族学生区分起来都有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朝鲜族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一)朝鲜族学生开口说英语难。尤其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而且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成绩并不满意,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及其学好英语的信心不强;大多数学生课后的学习以做习题为主,重“笔头”轻“口头”,反映了学习方法的单一性、英语学习的误区和教学中的“应试现象”。
(二)朝鲜族地区创设学习英语良好环境难。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只能接触二到三次,每次四十分钟,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或朝文教学。回到家里,或许有的家长们能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有的还认为学习英语是初中的事,小学里只要学好语文、数学、汉语等科目就足够了,他们在学汉语拼音时还有很大的困难,再学英语,不是要分不清楚了吗?因此,当孩子满怀喜悦地向父母讲述对学习英语的好奇时,在取得进步向父母邀功时,父母们缺少鼓励,没有从正面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家长则是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目前社会上尤其是农村,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说是没有。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三)朝鲜族地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难。由于师资不足,缺乏专业教师,多半是边学边教“半路出家”。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教师的授课方式无形中受教材的约束比较大,其传统的教学理念仍左右着课堂,语法与语言点的讲解占很大的比率;课堂活动中出现冷场或学生不知所云的原因与教材所设计的活动任务有关,而且教师在课堂小组活动中有意识的指导不够,对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方面肯定的情感反馈明显不足。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针对朝鲜族地区教师对新课程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为提高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兴趣,狠抓基础,培养说能力。民族生地处偏僻山区,缺乏英语的会话环境,总有心理压力,怕说错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脸,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唱唱跳跳了,课堂上围绕教学内容自编一些儿歌和歌谣,用节奏感强的拍子边拍边说,让学生在说说唱唱的歌谣中培养语感,形成语流来巩固教学内容,说唱中通常由慢到快的有节奏地朗读来进行口语训练。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课文来设置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扮演不同角色来表演,从而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
3、开辟第二课堂,强化英语交际
和龙市朝鲜族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