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筑防雷设计具体技术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防雷设计方案概述
 消防系统主要有其主机、感应探测器、执行系统和对讲系统四部分组成, 探测器与主机之间通过总线方式进行连接,信号通信格式多数采用RS-485的格式;执行系统依靠电磁阀动作来驱动相应机构,主机与执行系统多数采用线缆24V直接驱动。这些电子设备的耐压水平都相当低,雷电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在这些电子设备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通常都在千伏以上,足以导致消防设备工作异常或损坏。 ﻫ消防系统的防雷应在做好防直击雷基础上进行感应雷防护设计。
防雷设计方案雷电入侵途径分析
ﻫ1、雷击造成危害的五种途径: ﻫﻫ(1)直击雷:带电雷云直接对消防设施所在的建筑物或其上的尖端物体发生猛烈放电,雷电高电压沿消防供给电线缆直接入侵设备。这种情况的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导线熔化,设备的和元器件烧焦、炸裂。
(2)感应雷。雷击可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形式,在各种导线中感生几千伏到几万伏的高电压,感应高电压沿线路入侵设备。感应雷是直击雷的二次效应,所以能量比直击雷要小得多,往往设备受感应雷袭击后,其元器件外观无明显损坏痕迹,而用仪表测量才发现内部击穿。这种情况表现最突出的是一些脆弱的集成器件、晶体管。
(3)雷电电磁脉冲:在发生云地或云内放电时,强大而瞬变的电流会在周围空间感应出巨大的电磁场,架空导线或室内的环路线路会因此而感生雷电波和过电压,沿线路传入室内的信息设备,从而造成损害。 ﻫ(4)操作过电压:因带负载而进行断路器或者电力中负荷以及感性负荷的投入和切除,突发性的带负载切断电源而产生的内部过电压,即暂态过电压会最终以波的形式侵入电子设备,造成损害。 ﻫ(5)地电位反击:由于建筑物避雷针接闪,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地网入地的瞬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种分立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这种情况相对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害最为严重。
ﻫ2、雷电过电压(浪涌)对消防系统设备造成损害的主要途径:ﻫ
(1)网络数据线路在远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沿网络线路进入设备; ﻫ(2)有线通信线路在远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沿通信线路进入设备; ﻫ(3)建筑物内的各种线路,通过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进入设备; 
(4)电源供电线路在远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击,沿供电线路进入设备;
(5)地电压过高,反击进入设备;
(6)天线遭受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 
(7)避雷针引下线,在避雷针接闪泄放雷电流时,产生LEMP电磁脉冲辐射; ﻫ(8)临近建筑物或附近地面、树木等遭受雷击,同时带来LEMP和附近地面的跨步电压(地电位反击)。 ﻫ
防雷设计方案具体设计
ﻫ1、设计依据 ﻫﻫ① IEC 《建筑物防雷》
② IEC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ﻫ③ GB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④ GB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ﻫ⑤ 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ﻫ⑥ GB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⑦ GB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ﻫ⑧ GB/T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ﻫ⑨ XQ 《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ﻫ⑩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ﻫﻫ2、防雷设计原则 ﻫﻫ(1)应考虑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分

建筑防雷设计具体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otao0b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