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1. 目的和要求 备品、备件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以最经济的办法,合理科学地组织备品、备件的生产、采购、运输、储存, 及时满足设备检修的需要。 备品、备件的库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库存数量, 既要满足生产和事故抢修的需要,又要防止资金积压。 备品、备件的供应管理和技术参数、图纸等要各分场主任负责, 及时和物资供应部门联系, 做到备品、备件台帐、图纸和实物三符合。加工图纸要有审定,入库备品、备件要有验收手续。 、备件的分类根据备品、备件的重要性, 可以将备品、备件分为两类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一类备品、备件(事故备品、备件) 主要设备的本体部分, 在正常的生产运行中不易损坏, 检修中一般不需要更换,但损坏后严重影响主要设备的出力和运行。 附属设备的主要另部件, 一旦损坏后不易修复、购买、制造或材质特殊,但恢复生产又急需的备品、备件。 第二类备品、备件(消耗品、轮换配件) 在设备运行中易磨损、易损坏, 检修时需要经常更换的零件。 为了缩短检修时间而轮换使用的部件。 经常磨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更换的部件。 、备件的申报、批准及领用 备品、备件的储备数量、规格、型号由各分场根据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并参照有关规定提出, 经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后每月定期向物资供应部门上报下月的备品、备件供应清单。 第一类备品、备件经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领用; 第二类备品、备件需经分场主任批准, 本专业检修班长签字后方能领用。 、备件的组织与保管 备品、备件的组织由物资供应部门负责, 对备品、备件的名称、规格、技术参数的正确性和到货时间负责。 物资供应部门应经常会同有关专业人员检查备品、备件的保管、领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 库存的各种备品、备件应有标签,注明备品、备件的名称、规范、数量、入库日期和验收人员。 备品、备件原则上应分类存放保管,应按有关技术资料的要求做好防锈、防腐、防止弯曲、防湿、防潮、防冻等措施。
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