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练复述》
三河市第七小学 王芳芳
教学目标:
,根据情节图梳理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
,创编自己的改变故事, 并与大家分享改变心得。
谈话导入,引入主题(6分)
“改变”的地方。
今天第一次和大家见面,老师很想和你们做朋友,为了表达我的诚意,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礼物,这些信封里面有很多锦囊妙计,他可以为你排忧解难,解决你现在不满意的地方,你们想得到他吗?
得到他的前提就是你们可以说出你心里小想法,我可以让它帮助你们改变你们不满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诉求。
师:这节课你们谁表现好,就能获得我的良招妙计,所以你们接下来要注意听讲,谁表现好,老师就会送给你,你们可要加油哟。现在你们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
《大象的耳朵》,引出主题
刚才我们说出了你们内心想要改变的方面,可是我有个疑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大象的耳朵》告诉我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因为“别人是别人,我是我”。这显然和我们的想法是冲突的,那到底我们究竟应该改变吗?改变到底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探讨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都有改变的欲望。
设计意图:连结上节课的内容,制造矛盾,引出议题,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的探究欲望。
二、回顾前知,初试情节梯(8分)
《大象的耳朵》
刚才我们说到《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这节课中我们看到了大象的三次改
变,由最开始的( )到( ),再到最后的( )。(师出示上节课的板书或PPT)
师解读:这篇文章都是围绕大象的改变来叙述的,我们用简洁的词语描述了故事中三次耳朵的改变,让我们对故事一目了然,在这次改变中,小猪长大了,而这三次改变便是他的成长历程。不难看出,大象每一次想法的改变都让他的成长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果我们把这三次改变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开来,我们看,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按照这样的方式排练起来,这样的阶梯状图示方式,叫做情节图。
(出示PPT情节图)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也可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先确定故事的中心,把故事的主要情节提取出来,根据事情发展对情节依次排列,以方便你梳理文中的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用熟悉的知识制作简单的情节图,让学生感受情节梯梳理故事情节的妙处。
“变与不变”
师总结:耳朵依然是那个耳朵,可是小象的想法却改变了。在正确的认识了自己的耳朵,它变得开心了。可是其他动物朋友也能这么获得这样美好的结局吗?
设计意图:总结大象的“变与不变”,为后边的领悟道理做铺垫。
看,这只可爱的小猪已经迫不及待的和我们分享他的改变之路了(出示封面)。
三、学》,制作情节图(6分)
,预知改变内容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他想改变的自己的哪个方面吗?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理解“变形”,让学生知道情节图围绕小猪外形的改变而写的
师讲述:这个小猪觉得很无聊,他很烦,很烦,很烦,他嘟囔着,“烦烦烦烦烦烦!总该有点儿什么好玩的事情吧,我去找找看!”于是他偷偷跑出去了,那么它遇上了什么好玩的事儿呢?
3. 提取关键词
(师播放PPT长颈鹿片段)
(1)师提问:小猪为了变成长颈
《听故事,练复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