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知识
管理我的班集体
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学
吴文潇
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我的班集体
吴文潇
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育人性,而育人核心是育心,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心理学并实践到班级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在对全班的一系列的全面、深刻、细致、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大量地接触到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注重心理学原理的运用,遵循一定的心理原则,只有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 ,把握学生的心理,才能把学生工作做深、做透、做好。
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渐增高 ,从而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方面,在家长极力呵护的“小皇帝”般生活中孩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独立能力差 。 一方面,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下,孩子被迫“样样都行”,什么都学,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当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多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技巧,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采用更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方式,以提高工作成效。那么,班主任应如何自觉地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日常的教育中呢?本人在运用心理学效应做好班主任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教师首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眼神所传递的信息:
凝视状眼神:学生全神贯注直视教师,聚精会神,这说明对教师说讲内容或所从事的活动有兴趣。一般而言,学生目光注视教师面部的时间约占全部教学时间的30%--60%左右。
回避状眼神:心理学将躲避目光的行为,视为自己不愿被对方看见的“心理投射”。学生不愿与教师目光交流或回避教师的注视,说明学生心中有事或不愿被教师看到自己的心理活动。
松散状眼神:学生眼神闪烁不定,反映出精神上的不稳定,内心的骚动、不安和烦躁。
其次,通过和学生正面交流或侧面了解摸清学生心里,然后有的放矢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教育。
去年我带初三,三模之后学生中一批人开始灰心丧气,
教会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助 ”
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着父亲到帐篷外拿干草喂养表演完的动物。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铁链锁逃脱吗?父亲笑了笑,耐心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能挣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驯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
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脱了。
正当父亲解说之际,马戏团里失火了,大火随着草料、帐篷等物,燃烧的十分迅速蔓,延到了动物休息区。动物们受火势所逼,十分焦躁不安,而大象更是频频跺脚,仍是挣不开脚上的铁链。炙热的火势终于逼近大象,只见一只大象已经被火烧着,它灼痛之余,猛然一抬脚,竟轻易将脚上铁链挣断,迅速的奔至安全的地带。有一两只见同伴挣断铁链逃脱,立刻也模仿它的动作,用力挣断铁
心理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