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课题研究越来越被教师所接受,已成为一线教师的工作需要。为了把教育科研纳入学校管理常规,切实规范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小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小课题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立足于观察一个问题,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针对自己的教学管理实际,广泛开展群众性研究,个性化研究,实用性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小课题顾名思义就是小课题,提出课题本着“真实可行即效”的原则,真实就是针对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行就是选题要量力而行,感觉通过自己的研究能解决此类问题,即效就是通过对问题的观察研究分析,能迅速有效的解决问题产生实效。
三、研究人员:小课题研究面向全体教师,参与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个人课题研究(独立型),一种是小组课题研究(合作型),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
四、研究方法:小课题研究重实效,重解决问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使用观察法,调查法,以教育案例,教学后记,教育论文,研究报告等为主要形式。
五、题目选择:课题选择要坚持“小”、“实”、“真”、“新”等基本原则,突出应用研究和行动研究,注重校本研究,鼓励开展有重要价值的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
六、选题要求:⒈可行性原则。选题时应当充分考虑研究力量、教学设备、教研经费等条件,切实做到选题切口小、研究范围小、问题解决小。⒉价值性原则。应考虑选题的应用价值,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⒊针对性原则。选题应从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作为研究题目,明确研究的对象、思路、范围、内容、目标和方法。⒋创新性原则。顺应教学发展的形势,研究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从新的角度、思路和运用新的方法研究解决实践中的老问题。
七、组织实施:⒈制订方案。课题确立后,要及时制订研究方案,明确操作步骤。研究方案应体现“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和“研究成果怎样”四个基本要求,在主要内容上要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的提出(或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人员及分工、成果形式以及参考文献等方2、开题论证。课题负责人要组织开题论证会。开题论证会的重点在于课题研究方案的交流、修改、完善、今后工作思路等。会后,要根据论证的意见,修订研究方案。3、组织实施。方案修订后,应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改进”的程序组织课题研究,并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与调整。在研究过程中,要做详细的记录,搞好阶段性总结,并注意收集、整理和分析处理文献资料、谈话记录、等与课题有关的事实资料,本着客观、科学、严谨的态度得出研究结论。为了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还要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例会或组织专题研讨,分析小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
4、全面总结。做好结题鉴定准备工作。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后,要认真整理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014年3月
关于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
2014中心校课题研究指导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