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吃肉在所有佛教教区中,属于【大乘佛教】的地区有中国的汉地/ 西藏/ 内蒙, 国外的蒙古国/日/ 韩等地。属于【小乘佛教】的地区有斯里兰卡/ 泰国/ 缅甸等国家。在这些地方里面, 有吃素传统的只有中国的汉地。其他地方都没有吃素的习惯, 但在大乘佛教地区, 吃素也是受人赞叹的。必须说明的是, 从戒律角度来说, 佛教并没有硬性吃素的规定,出家的比丘戒和在家的居士五戒都没有这种规定( 只有在梵网经菩萨戒里面的有, 属于轻戒, 而其他版本的菩萨戒里则无。如西藏用的瑜伽戒本)。在佛教里, 一般信徒是可以吃【三净肉】的( 不见, 不听, 不疑为我杀), 大乘佛教赞叹吃素的行为并提倡吃素, 但并不是硬性规定。但为什么中国汉地会有吃素的传统和所谓荤戒之说呢? 其原因就是因为一个皇帝, 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汉族佛教徒(无论是出家的僧尼还是在家的居士)吃素不吃荤, 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 如果进而以为世界上所有的佛教徒都吃素不吃荤, 那就不对了。实际上, 汉族佛教徒吃素, 这在世界佛教史上是个很特殊的现象。迄今为止, 除了我国汉族佛教徒之外, 包括我国藏、蒙、傣等各兄弟民族的佛教徒在内的世界各国( 例如东南亚各国以及日本等国) 的佛教徒仍然都是吃荤的。那么, 我国汉族佛教徒吃素的传统始于何时呢? 【佛教本来并不主张绝对素食】, 佛戒【只规定】“不杀生”,并【未规定】“不食肉”。无论是居家的佛教信徒所受的“五戒”还是出家的“沙弥十戒”和“比丘二五○戒”都未禁止食肉。所以,南北朝以前的佛教僧侣,一般都是吃荤的。到了梁武帝, 他决心要改变这一习惯, 最后勒令僧尼一律素食。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国, 三国时出现了第一个出家的和尚。到了南北朝, 佛教大为盛行, 全国僧尼甚至达到数百万人。梁武帝大力提倡佛教, 规定佛教是梁朝的国教。在他的大力提倡下, 梁朝境内到处建起了佛寺, 大批人出家当和尚、尼姑, 仅首都健康( 今江苏南京) 一地, 就有佛寺 700 余所, 僧尼 10 余万人。为了统治信教群众, 梁武帝以皇帝的权威, 下令在全国僧尼信众中实行素食制度。他一连写了四篇《断酒肉文》, 以宣扬他的素食主张。他宣扬只有素食,才能“远离地狱”,得好果报。梁武帝的《断酒肉文》发布后,仍有不少僧众对推行素食制度不满。这些僧尼以“律中无断肉及忏悔食肉法”为依据,和梁武帝大唱反调。他们振振有词: 佛祖的戒律中本无断肉及忏悔食肉之法, 我们为什么要自行戒律,提出“断酒肉”呢?为了制服那些不服气的僧侣们, 梁武帝召集了一次“御前会议”, 由他发问,由“三律师”回答。当然,这“三律师”都是御用的。他们的回答都是按照梁武帝的旨意进行的。【最后的结论,当然只能是一条:僧尼必须禁断肉食。】刚开始推行素食制度时, 寺庙中的那些僧众, 尽是一些“酒肉和尚”。但是, 梁武帝的用意并不是在于揭露那些僧侣的劣迹, 而是要强调他的素食主张。梁武帝的“断酒肉文”的理论根据,是《涅盘》等经的大乘教义。他以教义取代戒律, 强令僧尼们一律遵守, 否则“当依王法治问”!迫于“
和尚吃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