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一、预习、自学(独立完成)
(一)阅读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代表作:“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给下列字词注音 (1)岱宗( )(2)未了( )(3)决眦( )
2、掌握系列加点词的意义,帮助自己理解句意。
(1)齐鲁青未了( ) (2)造化钟神秀( ) (3)阴阳割昏晓( )( )
(4)阴阳割昏晓( )(5)荡胸生曾云( )(6)会当凌绝顶( )
(7)会当凌绝顶( )
3、熟读全诗,借助翻译书理解句意,把你理解的句意写在诗句的右面,划分节凑,掌握诗歌大意。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课堂研讨,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1、本诗写出了泰山的哪些特征?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提示:抓住各联的关键词)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归纳诗歌的主题。(提示:运用“这首诗歌通过写……(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的句式表达。)
三、品味语言。
《望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