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诗圣
——杜甫
杜甫草堂
杜甫(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诗圣
——杜甫
杜甫草堂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作者简介:
杜甫草堂简介
安史之乱后于杜甫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一所优美园林。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平息)
杜甫的诗歌分类:
青年时期《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安乱时期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蜀相 》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歌分类:
《登高》《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成都时期
老年时期
《望 岳》 杜 甫
学会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望岳》于开元二十四年,是现存杜甫诗歌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当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风华正茂,满怀抱负,遍游祖国大地。在北游齐、赵时写了这首诗。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dài) 了(liǎo)
曾(通“层”) 眦(zì)
《望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