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
一、抢救工作应有经治(或值班)医师和护士长组织。重大抢救应由科主任或院领导参加组织,所有参加抢救人员要听从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
二、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迅速予以解决。一切抢救工作要做好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
三、医护要密切合作,口头医嘱护士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液输血空瓶等用完后要集中放在一起,以便查对。
五、抢救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
六、新入院或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 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病人家属和医务科,另外一份贴在病历上。
七、危重病人抢救结果,应 报告医务科。
儿科保护个人隐私措施
在开展人性化医疗服务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制度,措施、职业行为均以病人的合理需要为根本,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治病以外的要求,使其有种温馨感、亲情感,以便早日康复。为了能使人性化服务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一、医治病人,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二、科室的服务理念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尊重其人格权和隐私权,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
三、医务人员要做到语言文明、仪表文明、举止文明,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他的权利,维护他的尊严。
四、门诊诊室实行一人一室的一对一服务。
五、严禁医护人员对所掌握的患者的个人隐私进行了宣扬、威胁以及治疗。
六、医疗人员对于由于职业的云隐获知患者的隐私在法律上具有不得泄露和不当使用的义务。
七、与医疗不具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经过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后,医院的其他医师或其他人员也可以了解与患者疾病有关的隐私。
八、医疗者由于自己职业的特点面获悉的患者隐私负有不得泄露和公开的义务。
儿科便民服务措施
一、开设无假日门诊,实行二十四小时应诊。
二、科室工作人员佩戴工作牌上岗,实行“首诊负责制”和“首诊问责制”。
三、开设“绿色通道”,凡遇到危重病人,实行先抢救后办手续或边办手续。
四、设立医德医风监督员,并在门诊和病区设立意见箱,公开举报 ,方便病人投诉。
五、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出院病人费用明细单,让病人明明白白看病。
六、实行单病种最高限价收费,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七、实行医患沟通制度,避免医患纠纷,落实出院病人 回访服务。
八、病区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向病人进行医疗保健宣教,对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九、病区设立便民箱,提供针线、纸、笔、指甲剪,方便病人使用。
隔离室制度
一、隔离室必须配备以下物品:专用工作服、体温表、压舌板、面盆、毛巾、肥皂、手电筒、便器、隔离床、被褥、小桌椅、玩具柜、消毒药、清洁用具、记录本。
二、室内一切物品、用具必须专用,并每天用消毒水擦洗生活用具(50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室外。严格遵守消毒卫生制度。
三、一室不能同时隔离二种病人,患儿离室后须彻底消毒:
1、环境:对经常性接触物体的表面进行消毒。
2、衣服、被褥: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
儿科二甲评审文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