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背影.doc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教学形式 讲授
教师
黄艳
单位
中江县凯江中学校
课题名称
《背影》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 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较好,在本片区同年级18个班处于中偏上的水平,听说读写思查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 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是“留守学生"但他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因学校多次开展与“感恩" 有关的活动,大多数同学能用自己的良好表现和较好的成绩,回报关爱过自己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梁月辉、 田姗姗、吴欢洋等同学能通过自己的诗文朗诵或动情讲述,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文章有的在征文大赛中获奖, 有的在报刊上发表。尽管如此,但很多学生的家庭并没有经历过“祸不单行”的日子(如:文中作者的祖母死了,父亲也 失业了),很难站在作者和作者父亲的角度来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将成为本节课学生认知形成最主要的障 碍点。
教学目标
分析要点:;;。
知识目标
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一一“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体会本文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精选材料、详略得当、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大屏幕:我国著名画家靳尚谊《父亲》,配以背景音乐。)听录音《儿子眼中的父亲》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听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虽亲近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 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 里。
2、《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25年10月,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父亲朱鸿 均(任徐州烟酒公司局长)被解职,朱家“祸不单行”,祖母又去世,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 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
教学设计(教案)背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