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书为提高聊城市城市品位, 展示聊城市文化魅力, 进一步提高城市景观建设开发水平, 聊城市建设委员会举办聊城市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聊城市情况简介聊城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 辖八个县(市、区) 和一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 8715 平方公里,总人口 582 万,市城区建成区面积 63 平方公里, 人口 万。 2008 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 连续 16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聊城市先后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卫生城、全国宜居城市”等称号。聊城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能源基地。京九、邯济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德商高速、聊泰高速即将开工建设, 形成了铁路、公路纵横交叉、四通八达交通网。聊城现有发电能力达到 200 多万千瓦。水是聊城的特色。聊城有丰富的水资源, 全市流域面积在 3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23条, 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3 条。黄河自西向东蜿蜒 60 多公里,京杭大运河、徒骇河等多条河流从市区穿过, 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也从这里经过。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湖、河水域面积达 13 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 1/3 。同时, 聊城又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水城, 面积 1 平方公里、方方正正的古城,四周被水环抱,构成了“湖中有水, 水中有城, 城水一体, 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格局和城市风貌。聊城历史悠久,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在这里交融。全市现有文物古迹 400 余处, 明代的光岳楼、清代的山陕会馆、三国时期的曹植墓、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景阳冈、明清时期的临清运河钞关等, 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浒传》、《金瓶梅》、《老残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中描述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明清时期, 借助于大运河的便利漕运, 成为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 史称“富庶甲齐郡”、“江北一都会”, 繁荣昌盛达 400 多年。聊城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战国时期大军事家孙膑、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清代义学正武训,抗日名将张自忠, 著名学者、台湾大学原校长傅斯年、当代中国国画大师李苦禅, 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模范检察官白云、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国学泰斗季羡林等都是聊城人。聊城已经成为一座集北方城市的大气和南方城市的秀气于一身的、独具特色的水城。主要开发建设了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三大风景区。聊城市委、市政府根据聊城发展实际,作出了开发保护古城的重大决策。按照规划着手改造和完善古城区基础设施, 挖掘文化底蕴, 有选择地恢复历史古迹, 努力打造“水中古城”新品牌,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成国家 5A级风景名胜区,使古城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旅游新亮点。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到 2020 年,确定我市的城市性质是: 中国江北水城, 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总体布局为“一城五区”:即城市中心区、东郊开发区、南郊生态旅游区、西郊能源工业区、北郊商贸仓贮区。人口规模达到 80 万。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以“东扩南展”为主,西、北适当完善。更多聊城市资讯情况,请登录聊城政务网。二、雕塑表现主题: 1 、表现聊城市悠久的文明历史,灿烂的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古今名人传奇; 2、表现建国六十年
聊城市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