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秋·月饼·传统文化.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秋·月饼·传统文化
节日类记叙文写法策略
主讲:小莉姐姐
(QQ:181054508)
清远日报小记者俱乐部
2009年9月13日
.
中秋的起源、传说与习俗
起源:中秋节是我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現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传说: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朱元璋月饼起义
.
中秋的起源、传说与习俗
习俗:在中秋节,我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月饼的典故: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与过年的饺子、端午的粽子一样,寄托了人们合家团圆、祈求和顺的美好心愿。
.
中秋咏月诗词
《静夜思》 《泊船瓜洲》
李白(唐) 王安石(北宋)
床前明月光, 春风又绿江南岸,
疑是地上霜。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月下独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唐)
花间一壶酒, 《水调歌头》
独酌无相亲。 苏轼(北宋)
举杯邀明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对影成三人。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中秋·月饼·传统文化
天上月圆日,人间团圆时。
中秋节就是一个“与人共享”充满了浓浓亲情的节日,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就像端午节吃粽子,春节吃饺子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寄托亲情、传递友情、怀念先人、向往祖国和故乡的庆祝形式和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
节日记叙文写法策略
观察
1、要想写好节日事情,要注意观察节日的活动。
2、观察时要注意认真地观察活动的场面和事件的细节。
3、观察时不仅仅是看,还要注意认真地听和想,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4、要注意观察人们的动作变化的细节,心情变化的细节。
5、要有条不紊地观察节日的场面。观察场面一是要抓住重点场面,二是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6、要注意自己感受,或者说是自己的心里活动的变化,思想感情的变化等。
.
节日记叙文写法策略
写作
1、要写出生活的情趣
2、写好节日的场面
3、写好精彩的细节
4、选材要新颖
5、注意把节日的活动过程写完整,有详有略。
(交代清楚“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
节日记叙文写法策略
【小窍门】:
抓住字眼
选择材料
展开联想和想象
总结全文
有趣
有意义
亲身经历的
印象深刻的
有教育意义的
有趣在哪里
从中受到的教育
收获和体会
抒发感情
赞美生活
.
范文欣赏(一)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爷爷奶奶也过来和我们一起过节。
晚上放学回家,一进门,我就看见桌子上摆放着许多水果和食物。我立刻走过去细看,哇,有圆圆香香的月饼、半青半黄的桔子、酸甜可口的提子、黄澄澄的香蕉、红通通的苹果,还有形状怪异的菱角、白白胖胖的莲藕和奶奶特地制作的米饼……我问奶奶,怎么这么多好吃的啊?奶奶说:“今天是八月半,也就是中

中秋·月饼·传统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648 KB
  • 时间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