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到2011年,北京晚报每年都创作年度大型特刊,连续获得巨大成功,上至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下到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从北京新闻媒体业界、相关行业知名人士,到北京晚报百万普通读者,嘉奖纷至,好评沓来。无论从创作规模上看,还是从读者反响上看,抑或是从获得奖项上看,《国家》、《梦幻》、《江山》这三大特刊,都无愧于一个名称:北京晚报年度特刊。而这三大年度特刊的成功,意味着传统报纸探索出了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之道:故事为王。 全新样式,“新媒”空白 2009年,北京晚报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创性地推出了《国家》特刊,刊期从当年5月29日到9月25日;2010年,北京晚报为报道上海世博会,在上年成功推出《国家》特刊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大规模的《梦幻》特刊,刊期从当年4月16日到10月29日;2011年,北京晚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推出了《江山》特刊,刊期从4月22日到9月2日。 这三大年度特刊给读者带来了什么?就拿今年的《江山》特刊来说吧。随意在网上搜索“北京晚报江山特刊”,挑出三条结果,就能很轻易地看出这个特刊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1.“望京论坛望京社区:《江山》每周五随北京晚报赠送…这个特刊…不错…真的不错!民主…科学…自由…清末民国…中国觉醒”;2.“百度知道:北京晚报江山特刊是从哪一天开始的?热心网友:2011.4.22”;3.“我和老伴的精神食粮:这些文章深入浅出,版面图文并茂,设计别具匠心。为了便于阅读和学习,我已把《江山》特刊分门别类剪报,并装订成册。” 这三大年度特刊时间跨度均长约半年,每周一期,每期至少16个版,报道内容围绕当年的重大新闻事件,创作团队集社外著名专家和本报骨干编辑记者于一身,规模空前庞大,内容精彩可读,作者身份权威,致使三大特刊一经推出就引起强烈反响,特刊结束后又均由国家级权威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主动结集出版,使得北京晚报的年度大型特刊很快造成了影响,形成了品牌,巩固了市场――更进一步说,这三大年度特刊为传统报纸创造了全新的报道样式,也造成了新媒体报道领域的空白。 讲好故事,讲清道理 北京晚报三大年度特刊的成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传统报纸探索出了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之道:故事为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三大年度特刊尽管内容千差万别,规模不尽相同,创作团队也不尽一致,但一以贯之的,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独特报道形式,是依托新闻事件又跳出新闻本身的制作模式,是讲述自己的新闻故事的独家创作。一句话,就是讲好了故事,讲清了道理。 《国家》特刊,看似鸿篇巨制、内容庞杂,其实只有四个字:策、志、传、赋。策是治国之策,讲新中国成立以来面临的重大历史抉择;志,是北京方志,说新中国首都北京在60年中的历史沉浮;传,写新中国历史的创造者、亲历者、见证者;赋,抒新中国明天的美好生活。四个部分,各成一体,又相互配合,通过新中国不同侧面的一系列小故事,编织出一个“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水乳交融、丰富多彩的大故事。 《梦幻》特刊,看似支离破碎、光怪陆离,其实只有一个人:晚宝――来自2049年的北京晚报未来派记者,整个特刊讲述的都是晚宝的世博经历、晚宝的未来体验。通过营造晚宝穿越时间、来到上海世博会采访的故事,描绘出今天的科技和思想,将演绎出怎样的发明和生活。特刊紧紧围
【故事为王】 《故事王》第一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