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样板引路制度
样板制度
为了消除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操作中,应坚持“样板制”,做到样板先行,样板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实现质量目标。
施工操作要注意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和操作质量。
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项目的施工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包括样板墙、样板间、样板件、样板套等样板,经有关人员部门(业主、监理、质检员等)共同检查验收,认可批准后,方可按样板质量标准大面积展开施工操作。
样板操作,可以把标准实物化,统一操作标准化,可以明确质量目标,保证工程质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等级评定制度
为了贯彻企业质量方针及目标,要加强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时消除质量隐患,规定如下:
质量检查,公司各级按定时、不定时检查分别进行。
公司每月定期对各项目工程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由生产副经理、总工负责组织质量监督处、总工办、工程管理部等有关部门参加。检查工程质量情况,掌握质量动态,对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及预控措施。不定期检查,由公司质量监督处按施工部位进度进行有效监督控制。
各分公司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由基层生产副经理或主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科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不定期检查由各单位自行组织进行对工程质量有效监督。
项目部每周进行一次质量检查,由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质量等有关人员参加,对查出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防止再发生。项目部按(子分部),分项、施工段完成情况,随时进行检查、评定,坚持日常的跟班作业检查,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符合要求。
各级质量检查要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和统一验收标准及14个新规范,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要责任到人,限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并做好检查整改记录。
各级质量检查要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和统一验收标准及14个新规范,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要责任到人,限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并做好检查整改记录。
质量例会制度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采取有效质量预控措施,坚持质量例会,分析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情况,规定如下:
公司每月初召开一次由企业总工主持的质量专题例会,由各基层主任工参加,就目前存在质量问题进行动态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和采取预控措施。
基层每半月召开一次由主任主持的质量例会,由各项目部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参加,就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制定整改措施。
项目部,每周召开一次质量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技术负责人、施工工长、质量检查员、技术员、操作班组长等有关人员参加,就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技术问题。讨论分析研究,采取措施,进行预控纠正,责成专人负责解决。
各级质量例会要坚持进行,设专人进行会议记录。
原材料检验质量制度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加强原材料的采购、验收、检验、使用等重要环节,确保材料合格使用,规定如下:
现场设专职材料员及仓库保管员。
材料入库前,由材料员、技术员对所有材料和物资进行检查验收,材料的见证、试验、检验,资料的收集应符合要求,检查材质相关证明文件、材料的标识,材料的化验、资料。检查产品外观、产品标牌、规格型号、几何尺寸、数量是否符合要求,严格执行“四不收”制度,即:物资名称规格型号不符不验收,质量不合格不验收,数量不对不验收,进货单据与物资不对不验收。
材料进场后,及时进行现场取样,并送检验室进行试验,合格后进行材料报验。
材料验收合格后要填写“进货物资验收记录”,并办理“统一料具验收凭证”手续,存根必须妥善保管,收料验收人进行签字。
凡购进的材料、物资必须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填写“材料入库单”,填写时必须写清供方全称、收料仓库、入库单编号、材料类别、名称、编号、单位、规格、数量、实际价格等。入库手续必须经项目经理、施工员、材料员、采购员审核签字。
工序交接检查制度
为了搞好工程质量,把好过程检验关,必须执行工序交接检验制度。
施工过程中要坚持“三检、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实现以工序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自检—检验批施工中应由操作班组长组织工人自我进行检查,按照施工操作工艺要求,边操作边检查,把质量误差控制在规定限值内,确保本工序无质量问题。
互检—检验批或分项工程完工后,准备移交下道工序施工前,由施工工长组织本工序操作人员进行质量互相检查,取长补短,由生产者自身搞好质量关,把质量问题和缺陷解决在施工过程中。
交接检—各工种、各分包之
样板引路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