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光纤传感器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光纤传感器
第12章   光纤传感器
光纤的传播基于光的全反射。当光线以不同角
度入射到光纤端面时,在端面发生折射后进入光纤;
光线在光纤端面入射角θ减小到某一角度θc时,光线全部反射。
只要θ<θc,光在纤芯和包层界面上经若干次全反射向前传播,最后从另一端面射出。
(1)光纤的结构和传输原理 ②光纤的传光原理:
第1页/共22页
第12章   光纤传感器
为保证全反射,必须满足全反射条件(即θ<θc)实现全反射的临界入射角为:
空气中
可见,光纤临界入射角的大小是由光纤本身的性质(N1、N2)决定的,与光纤的几何尺寸无关。
第2页/共22页
第12章   光纤传感器
(2)光纤的性能(几个重要参数) ①数值孔径(NA)
临界入射角θc的正弦函数定义为光纤的数值孔径.
空气中:
第3页/共22页
第12章   光纤传感器
NA意义讨论:
NA表示光纤的集光能力,无论光源的发射功率有多大,只要在2θc张角之内的入射光才能被光纤接收、传播。若入射角超出这一范围,光线会进入包层漏光。
一般NA越大集光能力越强,光纤与光源间耦合会更容易。但NA越大光信号畸变越大,要选择适当。
产品光纤不给出折射率N,只给数值孔径NA,石英光纤的数值孔径一般为:
第4页/共22页
第12章   光纤传感器
光纤模式是指光波沿光纤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不同入射角度光线在界面上反射的次数不同。光波之间的干涉产生的强度分布也不同。
模式值定义为:
式中:
α为纤芯半径;
为入射波长。
(2)光纤的性能(几个重要参数) ②光纤模式(V)
第5页/共22页
第12章   光纤传感器
②光纤模式
第6页/共22页
第12章   光纤传感器
模式讨论:
模式值越大,允许传播的模式值越多。在信息传播中,希望模式数越少越好,若同一光信号采用多种模式会使光信号分不同时间到达多个信号,导致合成信号畸变。
模式值V小,就是α值小,即纤芯直径小,只能传播一种模式,称单模光纤。单模光纤性能最好,畸变小、容量大、线性好、灵敏度高,但制造、连接困难。
除单模光纤外,还有多模光纤(阶跃多模、梯度多模),单模和多模光纤是当前光纤通讯技术最常用的普通光纤。
第7页/共22页
第12章   光纤传感器
光纤在传播时,由于材料的吸收、散射和弯曲
处的辐射损耗影响,不可避免的要有损耗。
用衰减率A表示:
I1、I2:两接收光纤的光强
在一根衰减率为10dB/Km的光纤中,表示当光纤传输1Km后,光强下降到入射时的1/10。
(2)光纤的性能(几个重要参数) ③传播损耗(A)
第8页/共22页
第12章   光纤传感器
(3)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测量原理
(1) 物性型光纤传感器原理       物性型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将输入物理量变换为调制的光信号。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纤的光调制效应,即光纤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等改变时,其传光特性,如相位与光强,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因此,如果能测出通过光纤的光相位、光强变化,就可以知道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这类传感器又被称为敏感元件型或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第9页/共22页

光纤传感器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490 KB
  • 时间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