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
2.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用一般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通过分析算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利用列举法探索新知,通过对算理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请学号是1——20的同学报数。
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请举手,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请举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同学举了两次。
师:他们为什么举了两次?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回答。
生:因为10和2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师:那么10和20就是2和5的公倍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公倍数的知识“找最小公倍数”。
(板书:找最小公倍数)
二、学习目标
我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会用列举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学质疑(我会看)
老师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一定能达到目标,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自学目标)
1.浏览课本p51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
2. 同桌合作完成填空。
3.小组交流,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齐读自学指导。
现在开始自学, 5分钟后汇报。
四、交流释疑(我会说)
1、教师引导,全班订正。(出示课件)
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44,48。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 42,48。
12,24,36,48,是4和6的公倍数。
12就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
师:如果没有表格限制,4的倍数写完了吗?6呢?
引出省略号,倍数、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公倍数,所以只找最小公倍数,公倍数只有一个。以后做这类题是应该注意什么?
2、 总结概念
师:谁来说说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
师总结: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数,叫做它们最小公倍数。
板书:公有---------公倍数
最小---------最小公倍数
(课件出示概念)
学生齐读,加深认识。
3、总结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找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
生1:先分别列举出4和6的倍数,
生2: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师小结:像这种找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数学上称为列举法。 (板书:列举法)
公倍数也可以用集合图形来表示,怎么表示呢?
同桌讨论,每部分都分别填什么,怎么填,集体完成。
是——和——的公倍数,我们要写在相交的部分。
五、练习(闯关游戏)
1、练习1
看来大家对本节课的
找最小公倍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