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莎菲女士形象及其意义。《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者的成名作。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莎菲女士[ 作者简介] 宋文涛,男, 山东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莎士比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评5 李尔王 6o 宋文涛(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 在莎士比亚的众多悲剧之中, 人们对 5 李尔王 6 这部作品的悲剧性定位一直争论不休。为此,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作家思想的转变与对悲剧性的深刻认识、李尔形象新论、 5 李尔王 6 的成熟之美来阐述这一结论:5 李尔王 6 虽然不是莎士比亚最完美、最无疵的作品, 但却是他所有悲剧中悲剧性最强的, 是相对视角下莎士比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关键词] 莎士比亚;5 李尔王 6; 悲剧; 成熟中图分类号: I10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 8610( 2006) 03- 0124- 03 学者张佑周在 53 李尔王 4 人物形象新论 6 中指出, 在莎士比亚笔下的所有悲剧人物中, 李尔王最不值得人们同情: 正是他自己的昏庸暴戾、理性丧失制造了自己的悲剧。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 5 李尔王 6 一直难以与前期的 5 哈姆莱特 6 相提并论, 与这种观点的存在不无关系。这种观点概括起来就是说莎士比亚虽然通过作品主人公即李尔王的悲剧展示了丰富复杂的社会矛盾、权力斗争、人性善恶的本来面目, 而且还富于哲理, 使整部作品不失为一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然而, 就悲剧主人公李尔王而言, 尽管他后来幡然醒悟、人性复苏, 却不能因此而得到读者和观众的谅解, 从而体现出悲剧人物所应有的悲剧力量和价值。笔者认为, 如果我们把叙述点建立在单纯的 5 李尔王 6 文本分析之外, 就会发现相对于上述既定观点,5 李尔王 6 才是莎士比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一部成熟的悲剧。评定一部作品是否为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既非在西方的/ 崇高 0 和东方的/ 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0 二者中选其一那样简单, 又非以它是否符合我们的审美情感感受和价值判断为转移, 它涉及到悲剧之为悲剧的所在。和一切有深度的事物一样,完整的悲剧艺术也是三维的。有深度的悲剧由以下因素构成: 对悲剧性的深刻认识、有悲剧意味的行动以及和上述悲剧概念和悲剧行动相当的人物; 而在实际的操作上它分化为时代精神下作者和作品两个层面, 只有涵盖了这三个方面两个层次的作品才是一部完整的悲剧。正是以此为视角才会自然的得出这样一种结论:5 李尔王 6 虽然不是莎士比亚最完美、最无疵的作品, 但却是他所有悲剧中悲剧性最强的,是相对视角下莎士比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一、作家思想的转变与对悲剧性的深刻认识莎士比亚生活于其中的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英国, 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统治前期,由于完成了民族的统一, 封建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 资本主义的经济通过长期的原始积累而有了明显的发展; 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社会进步要求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整个国家, 封建王权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 实行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这样, 新旧两种势力之间达成了某种程度上暂时的妥协, 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统治秩序相对安定, 人们对社会的前途命运更是充满了信心。然) 124 ) 语文学刊( 高教版)
e 1、莎菲女士形象及其意义。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者的成名作。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莎菲女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