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字》课件25张.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咬文嚼字》课件25张.ppt预习
一、完成《咬文嚼字》基础积累
二、认真阅读《咬文嚼字》
1、查找“咬文嚼字”在字典里的意思
2、找出文中出现了“咬文嚼字”的段落,作者是对“咬文嚼字”作如何解释的
咬文嚼字
看看下列句子是否有所不同
第一组: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第二组:
如果你到了我没到,那你就等着
如果我到了你没到,那你就等着!
(语境:有一天,老妈去逛街,大包小包买了一大堆,实在拿不动了,于是给老爸打电话:“实在拿不了了,马上到地铁站了,如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也是非常耐人寻味,咱们一起走进朱光潜老先生的《咬文嚼字》
预习检查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含贬义)
文中的“咬文嚼字”是否就是成语的意思?是否含贬义?
合作探究
一、作者在文中举了多少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每个例子分别得出了什么结论,尝试从文中概括。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修改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关于这两句话,作者的评价是怎样的?是不是任何情况都“你这……”比“你是……”或“你有……”都要好
得出怎样的观点?
调动了文字,情感就会随之不同,所以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话改写
作者认为改得好不好
结论: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相变的。
3、“僧推月下门”一句推敲
根据作者的阐释,你自己怎样理解“推敲”,到底韩愈改得好,还是贾岛改得好?
作者结论:
问题不在“推敲”哪一个字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符合诗歌当时的意境
4、苏轼《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原意: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哪一句更好,好在什么地方。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道理?
第一句比第二句更婉约
阅读要有联想

《咬文嚼字》课件25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