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课 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它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借助两幅彩图多读几遍课文就能了解故事大致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时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不会捉虫、会游泳,而小公鸡嘴巴尖、会捉虫、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比较熟悉,但不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而小公鸡为什么不会游泳。
教学目标
,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会写7个生字;
“一块儿”“许多”“飞快地”等词语进行口头造句;
,使学生懂得小伙伴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和难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
、互相帮助。
教学方法及准备
教师巧设情境,适当牵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1)课文生字卡片。(2)小鸡、小鸭的相关知识。(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小鸡、小鸭。(学生)
板书设计
5. 小公鸡 和 小鸭子
会捉虫 不会捉虫
给
不会游泳、不会捉鱼 会游泳、捉鱼
救
团结友爱 互帮互助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公鸡和小鸭子),请大家喊出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 小鸭子
2.观察图画,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补充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想一想“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
(“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上的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教师巡视指导)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师给予充分鼓励。
学生大声喊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名字。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2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