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简 论 左 思 的 咏 史 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简论左思的咏史诗李柳芳[摘要]左思的咏史诗倾诉了氏族门阀制压迫下寒士的悲愤,揭示了门阀制度的腐朽,表达了诗人对不合理的阶级压迫的抗争。本文试从某些角度,结合具体作品,对其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进行论述。[关键词]左思咏史诗悲愤抗争[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7656(2002)04 -0033 -04 西晋的左思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其流传下来的作品,据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辑录仅十五首(包括逸句),其中《咏史》八首,《招隐诗》二首,《杂诗》一首、《娇女》诗一首、《悼离赠妹》二首以及《北堂书钞》中卷百十九武功部御边项所引《咏史诗》逸句, 而且成名之作也是倾十年心血完成的《三都赋》。诚如《文心雕龙》所评:“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左思虽非才气奔放、巧思敏锐,但确是一位傲世独立、笔力遒劲的诗人。左思出生于寒素之家,一生志存高远,向往建功立业,但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贵族制社会里,仕途很不得意。对于要埋没他同化他的狂暴的时代压力,他进行了抵抗,不愿也不甘被埋没。然而, 一旦他明白面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厚壁时,就诅咒起自己所处的时代来。当时与左思同样苦闷、同样绝望的人很多,但像他那样诅咒时代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些人有的在绝望中沉迷酗酒,有的在老庄哲学中屏营徘徊, 有的希望在仙药中求得解脱,有的由于感到前途无望而向现实妥协。左思却诚实地感受现实,并将其化为激昂慷慨的文字,诉诸笔端,可以说他是在用整个身心进行文学创作。因此,积极地宣传自我,就是左思诗歌创作的基本立场。《诗品》评价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这一评语十分中肯。体现这一点的正是他的咏史诗八首,成为左思在恣意发挥自己古典文化修养连。段干木曾为魏文侯的顾问、著名贤者;鲁仲连,据说魏国为使秦军免于侵魏,特派使臣去赵国劝说其屈从干秦,但鲁仲连以一番“义不帝秦”的雄辩,折服魏使, 而威风凛凛的秦师亦无功而返。两位高贤在国难当前从容不迫,以高尚的德行驱逐了外敌,然后又如弃草芥般谢绝厚褒重赏,飘然而去。第一首诗中左思以“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来夸示自己的节操,这里又借两位古人来道出自己理想的处世态度。在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第一首诗后半部分的主张,在第三首《咏史诗》得到了重现:左思梦想中的“良图”,就是像段干木、鲁仲连那样行动,平定“东吴”、“羌胡”,在建功立业后,弃绝名利退隐陇亩。第一首的“功成不受爵”在这里就成了“功成耻受赏”,其意盖出一辙。争名趋利以至丧身,乃是世俗积习,而当时的将军不想取得战果,唯汲汲于褒赏,左思诗中辛辣的反调正是针对他们而发。他认为如果由他取而代之,无疑能干得更出色。但是左思在现实社会中因为没有门第,只能甘于贫贱,他亦只能停留在梦想上,正是陷于苦境锻炼了他的个性,才使他发出了愤世之言。诗中的段干木、鲁仲连并非单纯作为古典中的人物被提及,而是左思本人的化身。左思给古人注入了自己的血液而使其复活。正如《文选》五臣注所说:“是诗之意,多以喻己”,八首诗中出现中的古人在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都是左思本人的一种投影。左思并没有一头栽入历史之中,而是根据现实的需要来引证历史。左思之前的咏史诗人很多,但是将古人与作者自己成熟地融为一体的,左思是第一人。 2难解满怀悲哀其根乃何在左思的《咏史诗》中满怀着悲哀之情,这里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这种悲哀的

简 论 左 思 的 咏 史 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