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DBTTY-9886)
溴甲烷中毒
溴甲烷中毒
溴甲烷;甲基溴;Bromomethane;Methylbromide;Monobromomethane;CAS:74-83-9
理化性质
无色气体。通常无味;在高浓度时,有甜味。分子式CH3-Br。。(0/4℃)。熔点-℃。℃。℃。。(1824mmHg25℃)。~%。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腐蚀铝、镁和它们的合金。在氧气中易燃;在大气中遇高热、明火才燃。在大气压下,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范围较窄,在高压下范围较宽。加热分解,生成溴化物。
不能与金属,如铝、二甲基亚砜、环氧乙烷共存。
接触机会
溴甲烷主要用作化工原料,用为甲基供体。还用于从种籽、花中提炼油、羊毛脱酯、熏蒸杀虫剂。重蒸对象主要有仓储谷物、经济作物、田基土壤以及大型建筑物然后如磨坊、仓库及房舍等。化工生产工人和熏蒸工可接触不同浓度的溴甲烷。
早年文献特别是欧洲各国文献中所总结的溴甲烷中毒临床经验资料,多因接触用作制冷剂、灭火剂的溴甲烷而致中毒。由于溴甲烷毒性大,累出事故,现已不用作制冷、灭火剂。
侵入途径
挥发性高,空气中可达较高浓度。接触者以呼吸道吸入为主。皮肤占染有溴甲烷液体也可经皮吸收,特别是液态溴甲烷污染衣物、手套、鞋袜而不及时去除使皮肤接触时间长,吸收量较多。液态溴甲烷有致冷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冷刺激,故很少有经胃肠道进入人体者。
毒理学简介
人(男性)吸入LCL60000ppm/2H。儿童吸入LCL1mg/m3/2H。人吸入TCL35ppm;经皮TDL35mg/m3/40M-I。
大鼠经口LD50:214mg/kg;吸入LC50:302ppm/8H。小鼠LC50:1540mg/m3/2H。
自肺很快吸收。部分溴甲烷以原形物自呼吸排出。在肝内代谢,经去甲基作用以无机溴及半胱氨酸甲酯(5-methylcysteine)形式从尿中排出。代谢方式尚不清楚。可水解成甲醇及溴氢酸。这种意见可以解释溴甲烷中毒所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视力障碍。但尚无定论。因溴甲烷甲基作用很强,一般认为可使任何物质作为甲基受体。有人认为毒作用不是由水解成甲醇引起,而是由琉基酶甲基化引起的。
无论对人或对动物,溴甲烷均可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损害。接触特高浓度的溴甲烷气体后迅速产生中枢麻痹、呼吸抑制而死亡。
接触高浓度后主要产生肺部充血、水肿并很快发展成大片融合肺炎或严重肺水肿,并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如躁动不安、抽搐。很快转为抑制,表现为肢体麻痹、昏迷。
接触较低浓度后,肺部反应可能延迟,但仍可能是致命的。可在数天后突发肺水肿。皮肤接触液态溴甲烷后,局部可有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或化学性灼伤。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的主要损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吸入后,常经6~9小时(~48小时不等)潜伏期后才出现急性中毒症状。轻度中毒可有头痛、无力、全身不适、晕眩、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或视力减退等,还有咳嗽
溴甲烷中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